南浔丝烟

美篇号 60007447

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尘世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被访问 13386 收获赞 153 被收藏 11

    • 2019-12-07 南浔丝烟
      真好😊😊😊咱们学校定会越来越好👍👍👍👍👍👍👍👍👍
    • 2019-06-16 南浔丝烟
      哦,打错了个字,是陶元亮,不是陶云亮啊😁😁
    • 2019-06-16 南浔丝烟
      是的,后来杜甫也靠他生活了一段日子。毕竟他俩是旧识,然后高适也对杜甫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至少在生活上。可是呢,高是对李白就,多了一点事故和圆滑。李白因永王李麟叛乱,获罪下狱,李白写信给高适,高适看没看到,倒是没有记载,但是后来高适反正是没管李白这事儿,就假装不认识李白。毕竟如果这个时候他管李白这破摊子的事儿的话,他的仕途可能就挂了。但总的来说,高适的人生可以说是唐代很多大诗人都很向往的人生,毕竟他是一个诗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朝廷重臣。高适的结局与其他的诗人的结局相比就相对好一点,好歹有个善终。不至于像李白,杜甫一样死在人生比较落魄的几年,特别是杜甫,那就不叫比较落魄,他是十分的落魄。有一期百家讲坛上就分析了杜甫的身体状况,据说有十几种病在他身上。总的来说,对于高适,不是特别了解,说不上有多么的喜欢,但是也不会是特别的讨厌,比如说宋之问,我就特别讨厌。宋之问的诗写的很好,但是他的人品真的是……连崔灏都比他强。
    • 2019-03-30 南浔丝烟
      哦,是杜甫,不是豆腐,输错了
    • 2019-03-30 南浔丝烟
      而且我是觉得。李白和杜甫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恣意张扬,潇洒无双,一个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但无论哪种人生态度,他们都逃不过对这个甚是的渴望,对大唐王朝若是能昌盛繁荣的一种美好的期望,杜甫的诗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登高》这首诗被誉为是律诗之冠,这首诗道尽了豆腐这一生的悲凉。她很难过她很不甘心,但是他年老了就无能为力,面对残破的山和然后还有一个味道的盛世,当然这个顺序是没有到过。自安史乱行之后。唐朝又基本上没有稳定过。有点类似于。近代史上北洋军阀混战的时候。皇帝只是个虚设,像后来李商隐深陷牛李党之争,终身不得志,四十六岁就抑郁而亡,然后还有,二王八司马事件。后来,河南道节度使李师道刺杀的当朝的宰相武元衡,然后白居易力求彻查,结果也被贬官。安史之乱是一个大堂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它前面还有一个挺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张九龄罢相。杜甫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危机四伏的年代。安史之乱为唐朝以后的各种危机都埋下了伏笔,因为这场战争之后,社会及度不稳定,就有了后来的种种事件。
    • 2019-03-30 南浔丝烟
      有同学同我说李杜之间更喜欢李白,因为太白较恣意潇洒,而杜子美过于沉郁顿挫,读着难懂压抑。南浔倒觉着他俩分别代表了大唐的两种境遇,或是两个时代。 杜甫也是苦哈哈的,过了一生。他的这种风格是由于他所处的环境所导致的。而且他的诗在当时一直不受重视,直到他死后半个世纪有一位叫元稹的诗人发现了他的诗,然后杜甫才完成逆袭的。关于杜甫各种书上说他是病死于湘江的一条孤舟之上。他死后连墓志铭都没有,只是他的孙子把他千里迢迢的带回了老家,然后草草安葬了。然后这个墓志铭是后来元稹写的,据说至今还可以读到呢。 杜甫他活的其实很卑微,因为相较于那个时代,很多诗坛的大佬都已经成名了,比如说张九龄,王维,岑参,然后高适,李白等等等等都是当时的大佬。杜甫他科考失败了,跌跌撞撞的一个小号的身份进的那个唐诗圈,他对每一个人都有过赞美,比如说岑参,李白,那《酒中八仙歌》里面写的,然后还有张旭,高适,然后还有贾至,等等人,他都有写,都有夸过他们,只是都没有人回过他的诗,说他写的诗好,李白也只是说过“杜诗苦”,就是意思是说老杜这个人写诗啊,挺刻苦的,挺努力的。然后杜甫给太白写了15首诗,就现在能看到的太白就回了两首。
    • 2019-02-22 南浔丝烟
      谢谢
    • 2019-02-22 南浔丝烟
      若水的时光里,淡守一窗清风明月。岁序静好,年岁安然
    • 2019-02-21 南浔丝烟
      回复年年柳色(有访必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2019-02-21 南浔丝烟
      写得真好。真正的平静不是逃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拜读大作,心境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