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彝州——谦谦佳人</h3><h5> 南浔丝烟</h5><h3></h3><h3> 文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时代的印记。</h3><h3> ——题记</h3><h3> 她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彝家太阳女,一手携着昆明滇池翠湖,一手挽着大理洱海苍山;她是一位窈窕佳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祖国的大西南亭亭而立;她是一枚碧透的翡翠,嵌在祖国大地,发着温润的光。</h3><h3> “创文”活动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此次活动筹创以来,我们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是,一直在变化。</h3><h3>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对农村的变化是感触最深的。精准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使很多在贫苦线上挣扎的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焕然一新。幢幢新房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条条新路如伏龙般蜿蜒纵横,拼织出一幅壮美图!这路,是致富的桥梁,是农产品流通的通道。农村经济发展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满足。</h3><h3> 有了钱,有了房,最可贵的是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时不时会在微信上看到如“某某患癌,急需药费多少元……”之类的消息,很多人都会为其捐款,5元,20元,100元……滴水汇河凝江成海。这让我看到彝州百姓在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在这样一个奉献友爱的氛围中深受感染。</h3><h3> 再到镇,就拿我生活的小镇来说吧。条条大路通罗马,四处可见繁樱花。青山绕绿水,天高比云阔,四季漫拂风。松树环绕整个小镇,松针的清香,随风飘进教室,如一汪醴泉,渗着知识的甘美,也如老师们,一生清风盈两袖。</h3><h3> 教室里的设备更加先进,教学环境更优美。最记得的当是满校的香樟和红绿相间的跑道。香樟四季蓬绿青葱,像德高望重的老人,见证小镇的教育发展,目送一届又一届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向未知的远方。塑胶跑道上折射出的是青春、拼搏。几年来,小镇的教育事业如街道的樱花般,红红火火。</h3><h3> 到城,第一次进入楚雄城,就被这座城吸引了。她是彝乡,在高楼大厦间见得最多的是红、黑、黄三色建筑,无不彰显彝乡文化的魅力——楚雄,是一座有魅力的城!</h3><h3> 每一年火把节,万家灯火万千红。无论是在彝人古镇,还是桃源湖,亦或是三家塘,人如潮海,好不热闹。街道边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校园里课间操的广播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已经渗透人们的生活,人们怎么可能不去努力践行并发扬?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彼此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齐心,共同建设文明楚雄,魅力彝州!</h3><h3> 每个周末我大都在学校——医院,两点一线间行游,其间要过好几个路口。大多数时候都会看见这样一道风景:见有行人路过,驾车的司机都会提前减速,从容礼貌,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让出文明的宽度。待行人去后,司机才微笑着离开,这微笑漾起一阵文明清风,这一行为守护人间博爱,是彝州人民对生命的尊重。</h3><h3> 私家车逐渐减少,公交、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似乎是一次能量的转移,或是文明的传承。我们,置身其中,既是苍茫天地间的行者,又是文明建设者,带着无比庄严的神圣感,看灰烟褪去,看城市人和,风月流转,看彝州绿荷青婉,文明气息香远益清。文明彝州,欲辩忘言。</h3><h3> 许是上一世的良缘,让我这一世生在楚雄,与楚雄邂逅,迷恋楚雄这谦谦佳人,望与她携手,踏绿枝蔓叶,共赴锦瑟年华……</h3><h3> 佳人水袖一舞漫九州,文明芳誉播远东……</h3><h3> ——后记</h3><h3>注:此文原为市上征稿</h3><h3>图片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