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471098525
万物有道,做真实的自己就是在践行自己独一无二的道。
被访问 454742 收获赞 3690 被收藏 18
扫码分享到微信
65
18
671
唐朝时,唐僧三藏法师,去天竺国取经回来。这一事传到了当时的朝鲜。元晓是朝鲜僧人,仰慕唐三藏大师。想往长安去,向大师求佛学
2024-11-27
染冰雪先披琉璃轴,相思不难留。风雨一直一直下着。转瞬即逝,一身孤胆,批判主义哲学吸引着我。我愿意逆着人群的方向,头也不回
2024-11-10
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译文】,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家鸡
2019-12-28
在浩渺的哲学海洋中,善恶之辩如同那亘古不变的星光,始终引领着人类对于人性与道德的探寻。阳明四句教回荡在时空的隧道中:“无
2024-05-07
何期,即想不到,这是慧能的感慨之声。想不到这个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不会因为我们是凡夫就受到染污,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
2024-01-1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故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2023-11-14
人与人之间比的不是聪明,而是运用规律的能力。所谓规律就是成事的必然法则,人是“心”演化的产物,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什么就是
2023-09-22
青草漫长,侧倾于阶,风景树自由伸展,若大的工业园安静得出奇,似荒废的旧城。倚立阳台,对面的厂房,绿植严然成了主角,绿遥遥
2023-09-12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紧接一个问题产生了,那就如何成为圣人?他在总结古人智慧基础之上,提出
2023-06-28
z:儒家——知,知止有定;道家——观,吾以观复;佛家——觉,觉之即无。求同存异,殊途同归。t:这样看就有一个次第:儒——道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