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文章
- 谢诗琳作品选集
-
从“信达美”视角赏析兰斯顿·休斯《Dreams》及其谢诗琳译本
本论文以谢诗琳提出的“信达美”翻译标准为框架,深入分析兰斯顿·休斯诗歌《Dreams》及其译本。通过细致探讨译本在忠实原文语义
2025-06-23
4131 29 0其它Dreams 《梦想》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高中时正式发
2025-06-17
4424 25 0其它跨越边界的诗意重构:论谢诗琳《分界线》翻译的语言转换与意象传递策略
摘要:本论文聚焦兰斯顿·休斯诗歌Border Line及其谢诗琳译本,从词汇选择、意象转换、句式重构等维度,系统剖析其翻译技巧。研究
2025-06-17
4072 24 0其它静物画的震颤:论威廉斯《红色独轮手推车》原诗与修订译本的意象重构
在诗歌翻译的艰难道路上,每一次细微的调整都是对原诗精神的重新叩访。谢诗琳对《红色独轮手推车》译文的修改——将"旁边簇拥着白
2025-06-15
4157 30 0其它极简主义的重量:威廉斯《红色手推车》原诗与译诗的审美博弈
在当代诗歌的星空中,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犹如一颗微小而耀眼的星辰。这首仅有十六个英文单词组成的短诗,自19
2025-06-15
4223 30 0其它欲望之焰与仇恨之霜: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火与冰》翻译中的"信达美"辩证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火与冰》以其简洁的语言承载了关于人类终极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仅有九行的短诗,通过"火"与"冰"两个核心意
2025-06-15
4308 34 0其它基于"信、达、美"标准的《The Road Not Taken》两译本比较研究
本文以罗伯特·弗罗斯特经典诗歌《The Road Not Taken》为研究对象,选取谢诗琳与曹明伦两位译者的中文译本,运用谢诗琳提出的"信
2025-06-14
4124 28 0其它从“信达美”视角审视谢诗琳《未选择的路》译文的翻译艺术
本论文以谢诗琳翻译的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未选择的路》为例,基于翻译家谢诗琳提出的“信达美”理论,深入剖析该译文在忠实原
2025-06-13
4076 21 0其它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
2025-06-13
4467 37 0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