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71708498
香,一段段人间烟火里的修行
被访问 12100 收获赞 30 被收藏 0
扫码分享到微信
17
0
12
“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茗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落叶纷飞
2019-10-17
通过观察、品闻,了解香材的结构、形态、轻重等炉外在形态和气味,记忆不同香材的特点。练习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气味差别大的
2019-10-10
四和香,又名四弃香,制作四和香的原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比较常见和廉价的东西,常用到的有荔枝壳、甘蔗滓、陈皮、梨(皮
2019-10-09
鹤唳猿啼饯昏晓。碧窗柏子炷炉香,趺坐蒲团诵黄老。——宋龚大明《山居》,一说到柏子香恐怕第一想到的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从
2019-10-08
檀香,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树皮褐色,粗糙或有纵裂;枝圆柱状,带灰褐色,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多分枝,幼枝光滑
2019-09-29
崖香是香中上品,这是北宋的香学大家和爱香之人的共识。但这种情况,在12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改变,南宋乾道年间,海外舶香“登流眉沉
2019-09-27
宋代以来,国人对沉香气味的爱好几经嬗变。其中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资源因素所致,亦不乏政治和文化原因。崖香风行两百年北宋早期至南
2019-09-26
生闻味道淡,略微有土腥味,此虫漏略厚,没有鹧鸪斑,燃烧尾香有奶甜味和淡淡的凉甜味,次产区的虫漏市面上很少见,因为产量太少
2019-09-25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佛教和道教兴盛。宗教仪式上往往需要焚香,因此对香炉的需求量巨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多寄情山水,托物言志,追求
2019-09-12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汉代是中国香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用香材料由早期的草本香料向树脂类香料转变,用香方法也
2019-09-11
该文集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