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毛毛虫

美篇号 315021620

求学扛枪,务农教书,舞文弄墨,爱好而已。

被访问 1724775 收获赞 14836 被收藏 1

    • 2022-08-02 阿拉毛毛虫
      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们时刻准备着。若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人民不惹事不挑事,也不怕事。
    • 2022-08-02 阿拉毛毛虫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经历过无数苦难的中国人民,比任何人都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拿核心利益去乞求和平,会任由别人欺负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从炮火硝烟中走来、和各种强大对手较量过、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人民军队,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问题上,始终是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
    • 2022-08-02 阿拉毛毛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哪有什么和平年代,你我不过凑巧生活在中国。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始终对绝对和平主义的天真思维保持距离和警惕,必须避免“承平日久,人不知兵”的情况发生。
    • 2022-08-01 阿拉毛毛虫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与此种探索同时出现的,是关于文、笔差别的讨论。那次讨论,意在区分文学与非文学。但是那个讨论没有继续下去。我国的重功利的文学观念,在文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影响,纯文学的美文一直不能成为我国散文的主流。当唐代开元年间诗歌已经完全成熟、发展到它的高峰的时候,散文的大的变革还没有全面展开。到了中唐,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才全面开展起来。从那以后,散体文才逐渐成为我国文的主流,并且从此决定了我国的文以散体为主,纯粹的美文没有成为主流,美文的有关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却被吸收进散体文中。文仍是杂文学,而事实上其中也包括有美文在内。在诗、文都已经成熟的时候,小说还没有发展到它的高峰。小说的繁菜,要到明代以后。至于戏曲,是在元代高度发展的。各种文体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现象,可能与社会的需要有关。诗发展较早,封建社会的早期,更富于幻想,更适合于士人的审美趣味。叙事文学(如小说和戏曲)更适合于市民的美趣味。当然,除了社会的需要之外,每门文学式样的发展,还与它自身的艺术经验的积累速度有关。各种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就使得文学的分期产生困难。很难找到一种分期办法适合于所有文体的发展实际。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我国文学在它的演进过程中还明显受到思想潮流的影响。一种强大的思想潮流出现时,常常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趋向(魏晋玄学给诗歌带来了玄思,佛学的传播特别是禅宗的发展给诗歌带来了禅意,儒学的复兴推动了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理学影响的扩大在小说的思想内容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思想潮流对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士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实现的,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生活情趣,改变他们的文学主题、审美情趣,以至表现手法。我国文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文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每一种文体都有它的完整的发展过程。不同文体的成熟期并不相同。在我国文学的各种文体中,的发展最早,从(诗)、骚到五、七言古体,到五、七言新体也就是律诗,在形式上已经定型。反映生活面的广度,艺术经验的积累技巧的运用等方面,到唐代开元前后已完全成熟,而这时词刚刚开始出现,(词的发展高峰,要到宋代。这时文的发展也还未定型,我国的散文出现较早,但它一开始就是以杂文学的面目出现的。它的写作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审美。南北朝出现骈体文,那是文的艺术形式的一种探索,是文趋向于审美的方向发展的产物。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我国文学演进的特点我国文学在演进过程中明显地受到政局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封建社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王朝不断更。常常是朝政腐败引起动乱,经过一场战争之后,建立新的王朝。文学在王朝更迭中,形成自然的段落。每一个统一王朝建立的初期,往往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经济繁荣,文化也就随之发展起来,标识着该王朝文学成就的作家和作品也就随之出现。每一个朝代都有一种代表该朝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学式样,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尚待研究,但似与每一种文体发展的条件有关。跨朝代的文学繁荣很少出现;而跨朝代的文学思潮和文风则常出现。这种跨朝代的文学思潮和文风,有个前提,就是既不代表前朝的主流文风,也不代表本朝的主流文风,它只是种过渡形态。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我国文学在它的演进过程中,还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自然条件、民情风俗、生活方式不同,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人民气质;加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事实上,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学的风貌也存在差别化,北方雄浑刚健,南方清丽明秀。北方粗犷,南方细膩。每当国家南北分裂的时候,这种差别特别明显。而每当国家重新统一之后,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为统一的文化进程,就又重新开始。地域的文化色彩就在这样的分分合合中不断地影响着文学。地域因素还与作家群落的分布有关,有时还与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关。这些现象在文学史上都是值得注意的。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5、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6、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7、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8、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 9、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 2022-07-25 阿拉毛毛虫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另外包括文学的含义: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2、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3、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4、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