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23532639
被访问 49370 收获赞 1390 被收藏 0
扫码分享到微信
55
0
67
满载而归的不是我的鱼篓,而是我的回忆——《沙乡年鉴》,小时候,我们常去那片松林。它的所属地叫洲上,分上洲和下洲。一条土路
奶奶走了快十四年了。记得那天大清早五点不到,家里的座机急促地响了。我一阵心跳,“莫不是奶奶……?”“和全胜快回来,婆婆过
六月天,奶奶的园子丰满起来了。青的椒,红的椒,墨绿的叶子遮也遮不住;紫的茄,绿的茄,在荡呀荡秋千;圆的瓜,长的瓜,和我们
我的四爷是名煅磨匠,打我有记忆开始,见到小爷最多的也算得上是他正左手拿一把煅刀,右手拿一把锤子的身影了,小爷的婚姻有些坎
我们从乡村走来,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带着乡土的气息,拼搏在祖国的天南地北。记忆中的古槐,老井,石磨,草房,那一山一水,一草
农村里,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农忙忙什么?最重要两件事,一是割麦,二是插秧。骑车到乡下野游,看到几个农人正在插秧。夏日景明
每年的4月中上旬,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随处可见成片的嫩绿榆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串串,相互挤挨着、簇拥着,好似一群穿着水绿衣
车过“华北”桥,竟意外地看到了两株榆树,更难得的是满树都是沉甸甸的榆钱。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在满是石头水泥的河岸边独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