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185085623

被访问 522116 收获赞 4423 被收藏 7

    • 2022-07-31
      🙏🙏🙏🍵🍵🍵
    • 2022-07-31
      军人的血性,无怨无悔;军人的友谊,天长地久;一朝战友,终生兄弟。👍👍👍
    • 2022-07-28
      谢谢鼓励!🙏🙏🙏
    • 2022-07-28
      谢谢你的点评。🙏🙏🙏
    • 2022-07-28
      谢谢评价🙏🙏🙏
    • 2022-07-27
      谢谢赞美!
    • 2022-07-18
      此文写的大气磅礴,正气缭绕。单从最抢眼的那条大红色条幅来说:上联“青涩年华学海泛舟同窗两载,结成契友,磨砺壮志,可谓是此生无憾!”反映出以作者为代表的这些高中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接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接受坚苦生活熏陶、积攒知识、磨砺毅志的求学过程。
    • 2022-07-18
      正确的“三观”,使之有了坚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从文中可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上存在着很多困难,生活也极其艰苦,但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上相互体贴与帮助,从而建立了纯朴而坚实的友谊,以至延宕到后来的工作中、事业中,这种友情至今“无憾”,这种在“三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念至今“无憾”!
    • 2022-07-18
      开放改革之后,他们厚积薄发,纷纷投身到国家的大发展、大建设的行列,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沧海桑田,功成名就。忆往昔、看今朝,“时光荏苒苦乐人生四十五年,银鬓白发,初心如磐,怎一个情怀了得!”这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岁月不饶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但精神不老,矢志不渝,“银鬓白发,初心如磐”,这是他们内心的写照,是正气的呐喊。祝他们健康长寿!
    • 2022-06-23
      致谢 看过穆维新老师给我的“礼物”深受感动,愧于受领。余一生很简单,放牛娃出身,扛了几天枪,拿了几天粉笔,实无可歌之处。我和穆老师能聊得来,是有类似的家庭背景、一致的三观。穆老师早年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现为:吉林大学通信学院),是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他一直从事通信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早期的模拟通信到现在的数字通信无不精通,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和教材,发表了二十几篇研究论文;参与了我国第一台万门数字交换机的研制生产;主持制定了河南省局域网测试标准。是当代通信领域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 穆老师性格豪放,视野开阔;他学无止境,善于求索,是我学习的榜样。愿穆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愿我们的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