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9911378
平淡从容,岁月静好!
被访问 36822 收获赞 2484 被收藏 73
扫码分享到微信
39
73
641
因为疫情,闷在家里,对钓者来说,无异于幽禁。往年冬日,鱼获颇丰,食之甚腻。可去冬今春以来,人们总是网中羞涩,难以尽兴。以
2020-05-28
苏轼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作为地道的四川人,屋侧如无竹枝摇曳,便觉少了生气;屋后
2020-05-24
对面是铁鞭乡政府所在地,乡场。第一天下午,沿乡场外湖边逛逛,傍晚,他们开始垂钓,我继续闲逛。晒坝,岸上麦地,水域监管船,
2020-05-04
扯篾条,打席子,联着多少温馨的记忆。竹席,家乡人们曾经的经济支柱,随着工业化的到来,逐渐灭迹。今日老家,听不到编打竹席声
2020-05-01
故乡故土与故人,乡音乡亲与乡情。远去的是美丽的乡村,留下的是浓浓的乡情。以此篇,献给待我如亲姐妹一般的同院小姐姐,愿姐姐
2020-04-11
谨以此篇,敬献于祖母与父亲灵前!——题记,小时候在乡间,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以致听到周围哪儿有婚丧嫁娶之事,人们都要前去凑
2020-04-09
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情景怎么也忘不了。(一)去外婆家走的是大路,是从前的官道,由一块接一块的石板铺成。长长的大路,长长的河,
2020-04-03
我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因为实行坐班住校制,所有老师都住在校内,食宿统一,他们每天早晚还要出操。父亲在二小教书,离家五
2020-04-01
初中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台阶》,文中说当地人认为房子台阶低,主人地位就低。他父亲为了不被人看低,通过十多年漫长而精心地准备
2020-03-30
社会逐渐工业化城镇化,人们背井离乡,到他乡打拼,日复一日,且将他乡作己乡。年复一年,老屋破败,草木日深。少年往事也渐渐模
2020-03-26
该文集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