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 164195463
被访问 1116483 收获赞 12618 被收藏 100
扫码分享到微信
119
100
5552
我的母校一一待诏村小学,其村名由来已久。①“待诏”旧时对理发师的敬称。相传唐朝我村出了名剃头匠,其技高一筹,在皇宫,专为
2025-08-12
人的姓,没有选择的余地,生在哪个姓的家庭,自然随就姓啥。受父系社会传统,宗教制度影响,大部分随父亲姓,特殊情况下,也有极
2025-08-05
2025-07-29
回忆自己一生中第一次“失马”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当年我约十一、二岁。那天与发小肖某约好,星期天一块去县城逛。回家后,
2025-07-23
在那促襟见肘,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与共和国同龄的这一辈人,当年食粮紧张,缺衣少食,受尽艰难困苦。如今苦尽甘来,生活条件好
2025-07-17
小区门卫沈小平同志,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身影早已成为小区里一道熟悉的风景。他不仅恪尽职
2025-07-10
谭元作老师近日在关工委五老志愿者服务队群内分享的几副画作,笔力苍劲,含意深远。本人仅凭对画面所表达意境的浅显理解,尝试以
2025-07-06
去年七月三日,小孙女结束了三年的幼稚园生活。我在《难忘的师生情》一篇中记录她与老师、同伴分别时难舍难分、痛哭流涕的画面,
2025-06-30
解放初期,户县方圆百十里流传着一段传奇一一邻村许氏骨科第三代传人许治祥老先生,(1906一1975)曾用祖传秘方妙手回春。使一位
2025-06-23
我上篇《机遇的命运裁决》一文中所描写的当年县政府别出新裁,以售卖农转非户口酬集资金所修的重点项目《人民路》工程,是径直通
2025-06-16
该文集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