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一小71级六年四班离别47年校友重逢记

关文书

<h3>包钢一小的老师合影中,有我们的班主任王致秀,有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和韩明珍老师</h3> <h3>老师们在20年前的合影</h3> <h3>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一转眼我们离开包钢一小已经47年了。47年过去了,我们从少年走到了老年。我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更怀念年少轻狂的童年挚友。</h3> <h3>看着那些老照片,想起当年,怎不叫人思绪万千,心潮激荡……,看看那时的你、我、他,是多么年青,多么淳朴,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看着黑白照片上的老同学,想起了你的名字,在脑海搜寻往日的记忆……呵呵,老照片中,有男同学的帅气和自信,有女同学的妩媚和俏丽…… 一张张珍贵的旧照片,留住了一刻刻永恒的瞬间,留住了一串串青春的足履,留住了一段段如诗如画的岁月,留住了一段段回味无穷的生活行程,散发出阵阵香浓的同学情、兄弟情、姐妹情。</h3> <h3>忆往昔,那小学一~三年级朗朗的读书声,悦耳心畅。那张张笑脸,幼稚纯真。三年级以后,正逢“文革”初期,学校开始罢课闹革命,红小兵成为我们那个时代标志,年少的我们此次进入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h3> <h3>2017年7月26日,滕满、冯恩永、张全跃等同学从上海、天津、河北涉县等地共同组团回到朝思夜想的包头,参加包钢一小70届四班的同学大聚会。同学相见,格外亲切。</h3> <h3><br></h3><h3>2018年8月1日,石桂兰、姚凤英等小学同学也从唐山、邯郸等地重返包头,与47年未曾见面的老同学欢聚一堂,让同学们惊喜交加,喜不自禁。<br></h3> <h3>48年前,他们从包头依依惜别,留给我们48年的牵挂和怀念。我们虽然平时无法联系,但同学之间的思念之情却没有间断。今天的相聚,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50多年前的童年。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重新浮现在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亲切的乳名,仿佛又让我们回到了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代。</h3> <h3>好在包钢一小的老师和同学们,拼命维持校园的宁静,刻意营造的学习之风,给我们提供了红色风暴下的片刻安宁!满校园的大字报下,我们依然读书郎朗,用实际行动抵制“读书无用论”的歪风。</h3> <h3>在工人领导一切的氛围里,包钢一下成为包钢运输部分管的小学校,在校工宣队的指导下,我们把学校的大礼堂办成为运输部制作火车挂钩的校办工厂。我们曾经背着行李步行到农村、到农场去学农;举着红旗、走进包钢,展示我们校办工厂的产品。</h3> <h3>尽管我们在小学3~6年级经过文革的疾风暴雨,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包钢一小、包钢一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使我们在动乱中健康的成长着。我们一起抵御过读书无用论的侵袭,努力在文革动乱中保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氛围。</h3> <h3>同学!永远是我们一生中的特殊群体,他比亲人多了些童趣,比朋友多了些亲切。感谢同学,给了我们那段不同寻常的共同记忆和难忘的经历。人的一生,或许会有许多人和你擦肩而过,或许会有许多份感情充斥你左右。但是,学生时代的感情应该是最纯最真的。同学,这是个多么亲切美好的称谓!不是兄弟姐妹,而又胜似兄弟姐妹!</h3> <h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相识至今已经超过54年,在座的好多同学都是毕业后的第一次相聚。回想起学校生活的一桩桩、一幕幕,依然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让人激动不已!尤其当我们步入社会,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世事的沉沉浮浮之后,才发觉学生时代的生活就如同一杯陈年佳酿,如同一首饱满深情的歌,悠远而绵长;同学之间的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躲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人生沉浮廿载,同学情义始最真。</h3> <h3>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经离开校门48个春秋。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人生能有多少个46年啊!我们真的该在碌碌奔忙之中找点闲暇,去往事里走走,去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童颜……</h3> <h3>.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曾经疏于联络,可同学之间的情谊不会变,同学之间的思念不会变,相互之间的祝福更不会变。今天我们同学终于相聚了,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我们今天的聚会!因为各自都还有工作或家事在身,因而只能是短短的相聚又要分别。这次的同学相聚的意义是大家找回了当年那一颗纯真的心,现实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得去面对,我们要做的是留住纯真的心对待今后生活的风风雨雨!46年的岁月,虽然摧老了我们的容颜,却给我们带来了睿智和经验;虽然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却给我们带来了沉稳和老练……</h3> <h3>48年过去了,我们从少年走到了老年,我们各自都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坎坷,收获了爱情和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在往后的岁月里,虽然我们仍然天各一方,但友情的线索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美好的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了那一起走过的日子,回忆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六年四班班主任王致秀老师</h3> <h3>老班长李桂英</h3> <h3>杜凤春</h3> <h3>庞丽 刘素华</h3> <h3>杜凤春 文月文,刘素华</h3> <h3>于凤兰</h3> <h3>马爱香</h3> <h3>于凤兰,孙美艳,杜凤春</h3> <h3>邹云</h3> <h3>文月文</h3> <h3>栾奎荣</h3> <h3>颜桂玲</h3> <h3>纪正芸</h3> <h3>王丽艳</h3> <h3>岳美丽</h3> <h3>宫小芬</h3> <h3>姚凤英</h3> <h3>高福利</h3> <h3>于军</h3> <h3>滕满</h3> <h3>冯恩永</h3> <h3>刘阁政</h3> <h3>边建华</h3> <h3>安清玖</h3> <h3>关文书,刘奎成</h3> <h3>刘奎成</h3> <h3>裴克俊</h3> <h3>刘奎成,鲍吉成</h3> <h3>裴克俊,于军,刘奎成</h3> <h3>高福利,于军</h3> <h3>关文书,栾奎荣</h3> <h3>鲍吉成</h3> <h3>刘同江</h3> <h3>王利</h3> <h3>关文书</h3> <h3>徐桂英</h3> <h3>刘丽华</h3> <h3>侯士胜</h3> <h3>王淑萍</h3> <h3><font color="#010101">韩树今</font></h3> <h3>石桂兰</h3> <h3>孙雅芬</h3> <h3>王友莲</h3> <h3>姚凤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