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河《从今天起做个写博客的人》(1)

何太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实在无义,读写皆无趣。漫漫而览,终于把文河这篇旧文找出来读。为什么选择这篇呢?我觉得可以启示我计划(阅读和写作)。这大概是篇规划的札记,当然这是18年前的旧文。十八年前我可能刚到靖安,或许到了一两年;那时我大概还没有接触文河,或许接触了。我开始读文河的文字(博客),那时他还写博客、也许博客正兴——我从博客上复制下他的文字,以备以后阅读。这一留,十八年后才读——想起来是有些荒唐。现在网上却是找不到文河(博客)的文字了,不仅文河似乎其他人的博客也打不开或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篇写于元旦后八日,当是新年刚过,应该是个整理和起点。他说,从今天开始要好好经营博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看来,他比海子还积极。他这个“宣言”(假若是“宣言”)却又更多属于“思维体操”。我觉得有点像我某时候,也就是文河所面对的这个时候。有点像计划(或规划),但更多的是抒情(牢骚,表明“志向”)。他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日程,只是表明了总体的选择,要怎样、应该怎样。要怎样、应该怎样呢?“要好好经营一下博客了”——所谓博客这应该是个应景的东西,我不知道有没有自那时坚持到现在、有没有人一个博客写了十八年?微信之后肯定又有个什么东西冒出来。现在的时间流动状态,确实如赵健雄所说的那样,没有老子说的“小国寡民”那样沉静了。我是竭力反对闭门造车固步自守的,但是从某个方面某个侧面来看,古圣先贤的提倡是有一定道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河对于博客的认识,他不把它当做一个存放文章的仓库,他不能让它拘束自己、局囿自己、限制自己;他要把它当成一个窝、狗窝——乍听有点邋遢,但接下一看,知道他的目的和意图。疼痛的时候就去舔舔伤口,有点像老鹰在密林深处雪藏的那汪泉眼,那里只有它一只鹰知道,受伤的时候可以去舔舔伤口、梳理一下羽毛——但是博客具有这样的私密性吗?我不知道,当我知道博客这个东西时,它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看来流行的事物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性影响,不懂亦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一个人有个狗窝却也是可以的,我不知道一只狗有个人窝又会怎样?不管人还是狗有这么个安静自由的地方,可以在里面躺、卧、站、坐、睡、撒尿,撮口而啸、狂吠怒吼,总之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可以进行精神上偷情的后花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段里第二个内容似乎与“后花园”无关,是对自身孤独的反省。他认为自己要多交朋友。这一层却又有转折,要多交朋友,因为“感情上孤独的男人是可耻的”,可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后一转,“但精神上仍然应当保持必要的隐密”。在文河这里,感情与精神是分开的,是两回事。我赞成,一个男人(人)是要保持精神的一定隐秘的。其实,我觉得不用保密,拥有精神世界(有的人没有精神世界)的人都是独自前行的。这一点我领受至深,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探索的就是沈从文的孤独意识,当时我还引用了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里关于孤独的言论。孤独的人是走在大众前面的,因为超前基本无人能解,所以他是孤独的;他必须为此忍受孤独——这是命中注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个内容也许与写博客无多大关系,与心理的疏导和厘定有关系。第二段有点长,大概可以分为几层。这段文字的“自由”与随意让我看到另一个文河,他在《城西之书》中是自由的,而在这类札记、随笔类文字中更自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