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偏瘫侧手部肿胀是脑卒中后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临床上如果忽视了该问题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p><p> 据文献报道,卒中后偏瘫手肿胀的发生率在16~82.8%,患者常常表现为发病后1~3个月内突然出现继发性的手部肿胀和疼痛,如果不给予治疗,将导致关节的僵硬甚至是永久性的手指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妨碍了患者的全面康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偏瘫患者恢复期患侧手部出现明显的肿胀,并且患者主诉胀痛明显,对此症状,很多家属不以为意,认为这只是由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暂时性现象,甚至把患者对疼痛的诉说归咎于患者自身意志力薄弱、娇气等原因,只要适当活动,症状就会很快消失。</p> <p> 其实不然,患者恢复期的手部症状需要得到家属和医生的重视,并有效预防,及时治疗,否则这种症状会导致手部畸形,手部关节活动永久性丧失。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患者出现手肿的诱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希望医患、家属共同努力,让患者拥有更好的明天。</p><p><br></p> <p><b>出现手肿的原因有哪些呢?</b></p><p><b>1.静脉回流障碍</b></p><p><b> </b>人体的血液供应是由循环系统完成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全身的血管由动脉和静脉两部分组成。动脉向组织细胞内灌注新鲜血液;静脉把机体利用过的血液重新返回心脏。动脉血流的动力来自心脏每一次有力的收缩和血管壁的弹性;而静脉回流主要靠它与心脏之间的压力差,以及肌肉收缩对血管壁的挤压力。由于静脉壁较薄,弹性差,这种挤压力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当肢体瘫痪后,肌肉因失去了神经支配,停止了收缩活动,所以,肌肉对静脉血管的挤压力也就消失了,致使静脉回流障碍。</p><p><br></p><p><b>2.营养代谢障碍</b></p><p><b> </b>人的肢体活动是受神经支配的,而血管的舒缩功能也是受神经支配的,当肢体偏瘫后,失去了神经支配,偏瘫侧肢体便会继发营养代谢障碍,使血管的舒缩功能调节失调,收缩和舒张反应变得迟缓,静脉血回流速度减慢。</p><p><br></p><p><b>3.局限性水肿可由静脉血栓所致 </b></p><p><b> </b>由于上述原因,使血液不能较快的返回心脏,而瘀滞于静脉中的血液量增多,静脉管腔内的压力也随着增大,液体很容易被挤压到血管壁外,滞留于组织间隙中,于是便产生了肿胀。</p><p><br></p><p><b> 那怎么治疗呢?</b></p><p> 轻症肢体肿胀,通过改善条件,让静脉血尽快回流心脏,水肿会很快消失,不会产生较大危害。相反,若水肿在组织中滞留时间过长,其中的蛋白质成分就会沉积下来,变成纤维组织。如果这种病变发生在关节周围,可发生关节强硬和挛缩,故对肢体肿胀应积极治疗。</p> <p><b>1.被动活动</b></p><p> 被动运动和对患肢进行按摩。通过摩、揉、捏、按等手法,以代替肌肉主动活动,使之达到挤压静脉血管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纠正患肢的营养代谢障碍。</p><p><br></p> <p><b>2.抬高患肢</b> </p><p> 抬高患肢有利于降低血管的压力,有利于渗出液,淋巴液的回流,组织压力的降低可减轻患肢的肿胀及疼痛。患者卧床或行走都应维持患肢抬高体位,卧床时使用枕头抬高患肢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方法。注意抬高患肢时,不要过度屈曲该肢体的关节,以免妨碍静脉回流,行走时可采用三角巾悬挂患肢,手必须高于肘部平面。</p> <p><b>3.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b></p><p> 可有效促进血管收缩以及微扩,改善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取50度的温水一盆,另外10度左右的冷水一盆,先将患手放在温水里浸泡10-15 min,拿出来放在冷水里浸泡10min,照此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p> <p><b>4.物理因子疗法</b></p><p> 超声波疗法、温热磁场治疗、气压治疗,以及早起矫形器等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p> <p><b>5.压迫性向心缠绕</b></p><p> 对肿胀的手指可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通常是用直径 1-2mm 的线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缠绕开始于指甲处,并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从拇指开始,每个手指都缠一遍,最后缠绕手掌。该方法简便安全。</p> <p><b>6.肌效贴 </b></p><p> 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患侧手的肿胀,肿胀以手背肿胀明显,不但与偏瘫侧肢体感觉及上肢肌肉收缩减弱有关,同时也与患侧上肢神经营养不良等综合因素造成手部淋巴循环不畅有关。</p><p><br></p><p><b>那什么是肌效贴呢?</b></p><p> 肌内效贴是一种具有较好消肿效果的物理弹性贴布,肌内效贴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近似皮肤厚度及质量的棉织布,其织法形成使贴布仅能沿着纵轴伸展,通过气孔洞能观察致密程度,同时影响贴布的透气性。第二层是压克力胶,影响贴布的伸展性。第三层是保护性的背复纸。</p> <p> 减轻手部水肿促进腕伸肌群收缩的贴法:采用爪型贴布(自然 拉力);摆位为坐位或仰卧位,手臂旋前放于治疗床上,手腕悬于床缘,腕自然屈曲位;沿腕伸肌群延展,尾从手背延展绕过指间。以上贴扎一次持续3天,2次之间休息1日,持续3周,共进行6次贴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您有帮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