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火车去拉萨……
老马识途
成都火车站,我们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座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哪最美的格桑花,盛开在雪山下……
列车伙食,自己煮饭,其乐融融。
甘肃风光
进入青海
青海风光
西宁火车站,我们在这里换乘高原列车。
远眺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边悠闲的羊群
美丽的青海湖
盐碱地
远晀青藏高原的制盐基地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风光
西行的列车,穿越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的黄土高原、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雪山、盐碱地、穿过青藏高原,翻越了唐古拉山口,今天终于把我们带到了天路的尽头拉萨……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最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公主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得于该寺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佛主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 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藏族同胞认为:“世界的中心在拉萨,宇宙的中心在大昭寺”
大昭寺内转经巷
大昭寺外转经筒
大昭寺的正大门是唯一向西开的寺庙。
大昭寺正门广场留影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站在米拉山口,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工布,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地区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缅甸国接壤;风景秀丽,很多地带很誉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节、有丰富多彩的南伊沟、卡定沟天佛瀑布、秀巴古堡群、苯日神山、尼洋河风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还有被誉为西藏西双版纳的墨脱县和察隅县底部。
秀巴千年古堡群
秀巴千年古堡群:由5个高低不同的堡垒组成,间距大约为30至50米,各个堡垒相互呼应,互为犄角。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古堡竟是由片石和木板搭建而成,内部小空,上不封顶,外观呈现出12面12棱柱的几何状体,内为规则的八角形。堡垒墙体厚约2米,非常坚固,内侧则嵌有木板,可供防守一方登顶攻击。古堡顶层设有了望孔,可随时观察方圆数十里敌军的一举一动;而防御时亦可向来犯敌人射箭,有效地时杀对方。堡顶还可燃放狼烟,向远处友军传递资讯,请求增援。 古堡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雄伟挺拔,异常牢固, 真实展现了一千多年前藏民族精湛的建筑工艺。一批现代理筑专家、军事专家在观看古堡的雄姿之后,也对其精湛的工艺啧啧称奇,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完成如此浩大工程,完全是一个奇迹!
千年古堡内部,清晰可见由大量片石和木结构组成,非常坚固。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雄姿不变。
古堡门口守卫的士兵
古堡群玛尼堆上添石头,祈福家人平安!
千年古堡群
古堡风景,由活泼阳光的藏族小伙扎西顿珠解说。
漫步千年古堡
卡定沟风景,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曾经休息小住过的地方。
卡定沟天佛瀑布:落差近200米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瀑布中一尊天佛面目慈祥,夏秋旺水季节,天佛隐入飞流直下的瀑布之中,冬春枯水季节才显真容佛面,天佛左右各一男女护法大师,庄严而神圣,天佛之意既天然形成,天天保佑朝圣者健康平安,此景观天工开物上天造就,与青藏高原同辉。
卡定沟景区,跟着当地导游,姥爷虔诚的围着玛尼堆转了三圈,为家人祈福!
卡定沟风景
卡定沟风景: “酥油灯"
卡定沟风景
在藏文六字真经的圣泉边,喝一口圣泉水,心情好极了,希望也能把福祗传递给我的家人!……
卡定沟风景
丹娘沙丘,系林芝境内,尼洋河畔,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地段,由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经秋末至春末期间的劲风,年复一年地吹送堆积而成。
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米拉山古冰川峡谷。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的两江交汇处,在低吟婉转的尼洋河上感受着青藏高原上似江南又不是江南的田原风光,还是让人比较惬意的。 您仔细看,两江交汇处因江、河水颜色不同有一明显的线条。实地观看,两江颜色反差更加明显。
大峽谷景点:情比石坚,一处平地,一块巨石,硬生生被一棵巨大的桃树撑成两半,于是一段爱情被人们赋于美好的传说……
情比石坚
大峽谷景点: "大桑树“ ,相传,大桑树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千年大桑树。是一棵"雄桑树",千余年来,此树光开花,不结果,而文成公主在西藏也没留下后代。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有的地方成为西藏江南。
雅鲁藏布江大峽谷留影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再有90公里就流到印度了!
南迦巴瓦峰:是直刺蓝天的战矛,世界排名第十五高峰,而排名全十四的山峰均在8000米以上!此次因天气原因,没有看到神峰全貌实在有点遗憾!
南迦巴瓦峰留影
晴天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
我们在南迦巴瓦峰脚下,我们的正后上方,是南迦巴瓦主峰。
我们在南迦巴瓦峰脚下。我们的正后上方,是南迦巴瓦主峰。
藏族民居
访藏族民居
访藏族民居
米拉山口: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山口海拔5013米!
重返米拉山口!
这里是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通往纳木措的山间通道。這里的高度几乎是珠峰大本营的高度。从景点向北望去,可看到远方碧蓝色的纳木措,犹如一块蓝宝石相嵌在天际上。 静立山口遥望四野,会让你有一种雄混,辽阔而又渺茫的感觉。眼前的四周,挂满五彩的经幡,劲风列列,哗哗作响!而在藏民们心中,每个山口又都是神圣的,而经幡则是藏民对神灵的无上敬畏……
劲风列列,经幡飞扬!每个山口,藏民们都会挂满对神灵崇拜、敬畏的神圣经幡!很壮观哦!
那根拉山口,在我身后碧蓝色的远方,就是美丽的纳木措,圣湖的水和蓝色的天几乎连成一片,好美好美!…… 在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高度,我们经受住了考验,5190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
去纳木措途中景点休息时,看着四周美景,我好兴奋!
开心,美丽的云南全陪导游,张导!
纳木措:藏语“天湖”之意,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预卜凶吉祸福的圣湖“命大”之人登上湖边的山丘,即可见到湖中的灵异现象,因此,过去这里常成为藏传佛教进行预卜未来的场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显现的灵异景象来预卜未来。纳木错的碧绿和蓝,只有圣洁精灵可以全译! “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措风景
纳木措的美让我情不自禁……
在纳木措与热情的藏民合影
我们来到了西藏的圣湖一一纳木措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其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黄教格鲁派的“六大寺“。
扎什伦布寺寺内殿堂
扎什伦布寺内辩经广场
扎什伦布寺外小息的藏族佛教信徒。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日咯则风景: “满拉水库"。 旅途中,又看见一美仑美焕的湖光山色,原以为又是一个高原湖泊,细看才发现是一个水库,景色很美,景致不比一些著名景区差,大家都被这峡谷间的美景所震撼。一路上,西藏的信手粘来的美境对我们的视觉冲击真是太多了,这里离羊湖不远,但满拉水库今天所拍照片并不比羊卓雍措差哦。只是没能停车,隔着灰蒙蒙的车窗照的,有点小遗憾!
卡若拉冰川,海拔5020米,这里是电影《红河谷》拍摄地。
卡若拉冰川,海拔5020
卡若拉冰川的羊群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
美丽的"羊湖风光”。
羊湖风景
羊湖风景:相传用羊湖水轻拍前额三次,可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哦!故来此的游客基本有此操作,试试自己的运气。
羊湖风景: 盘山观景点。 大家请看,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在海拔4441米的羊卓雍措湖对面的"岗巴拉“神山上,有一个海拔最高的岗巴拉哨所(5030米),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都会提到;岗巴拉哨所全体官兵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当我们站在空气稀薄的观景台上,看着远方峰顶近似一个黑点的哨所,心中真是感概万千!原来每年春节的岗巴拉哨所问侯,是来自前方这个哨卡!来自于长年守护在4800多米高峰的官兵们!遥望前方的岗巴拉哨所,一种由衷的敬意,油然从心底升起!向祖国卫士们敬礼!
羊湖风景: 盘山覌景点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锡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典籍等文物,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名录》。
清晨,我们等候参观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内的无字碑,是1693年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
傍晚我们来到布达拉宫脚下
傍晚的布达拉宫美景
我们在布达拉宫广场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广场留影
兴奋的我们,布达拉宫广场翩翩起舞!
布达拉宫广场留影
这是一幅唐卡画: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在拉萨专门欣赏了一次正宗藏餐。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藏传佛教在其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很多藏族同胞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朝拜。他们或是磕大头朝拜,或是转山,或是挂经幡,或是垒玛尼堆,或是手中不停转动着转经筒口中默念六字真言。从朝拜人眼中我们不但看见虔诚更能感悟到纯净。 藏族同胞的朝拜十分虔诚!沿着海拔3-4千米的青藏公路,三步一磕,行程数千公里,风雨无阻啊!当我们亲眼看见这近乎残酷的朝拜仪式时,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朝拜者用自己的身体当作标尺来丈量自已的家乡、丈量青藏公路、丈量着与佛祖的距离。 旅途中我们能不断遇到一路叩长头到拉萨的虔诚者。
不舍的青藏高原!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即将结束,庆幸我们果断选择西藏并成行。曾经梦寐以求向往西藏,退休以后才有机会踏上"世界屋脊“,一周匆匆忙忙的里程,让我们深刻体会了西藏的那独一无二的美,这种美用任何美好的词语形容都不为过。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苍鹰骏马,牦牛羊群,这不仅是风景,更是一幅美丽的油画。珠穆郎玛峰有着令人敬畏的高度,充满着神秘;雅鲁藏布江蜿蜓曲折,谷深峡长,雄冠天下,亿万年奔流不息;念青唐古拉山横亘于天地之间,巍然峥嵘;纳木措依偎在念青唐古拉雪山北麓,水天相接,让人沉醉……这里的一切都超凡脱俗,五彩缤纷的经幡、神秘的玛尼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神秘。让人难于忘怀,大美西藏此生必游!……
摄影:喜儿文字:除个人心得体会感悟外,照片提及的地理,景区景点、民风民俗等,来自手机百度。制作:老马识途音乐:来自徐千雅《坐上火车去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