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培计划(2025)”贵州省学科骨干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于2025年11月17日下午2:30在贵阳市华茂大酒店正式开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开班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共有三个议程:</p> <p class="ql-block">一、华东师范大学王伟主任从这次培训的项目设计、内容设计、研究任务、案例撰写等方面进行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二、贵州省电教馆曾颖老师介绍这个项目取得的成效、资源、运用深度、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带着责任学习,结合实践,围绕问题开展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通过专家指导,帮助大家找到适合本学科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三、班主任张春燕对学员这几天的学习作要求:</p><p class="ql-block">1. 高度重视,统一认识,深刻把握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既是国家战略的明确要求,也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2. 坚持应用为王,避免盲目追求技术的高大上。要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教师减负、帮助学生提效上,带着本学科的实际问题参与研讨,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3.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对于试点区、试点校以外的学科老师,要兼具学习者和实践者的角色,积极参与研讨,主动与本次参与培训的其他老师建立联系,强化沟通联动,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应用经验的共享。</p><p class="ql-block">4. 注重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沉淀,定期梳理,以问题和方案呈现,形成闭环案例。我们将适时择优推广优秀案例,让学科应用经验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各位老师,大家是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领航人和探路者。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在研讨中激发智慧,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学校数字化发展的实际行动,共同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数字动能。</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强调一下,大家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干部培训的纪律要求,服从本次华通四位老师的培训管理,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取得培训实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迎来第一场培训</b></p><p class="ql-block">听贵州师范大学的陈涛教授的讲座《“看资源”到“用资源”:打造校本智慧课堂新样态》</p> <p class="ql-block">一、平台功能全景概览</p><p class="ql-block">资源中心: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优质课程与素材。</p><p class="ql-block">教研工具:支持线上集体备课、观评课等活动。</p><p class="ql-block">数据分析:提供班级学情报告与个性化学习路径建议。</p><p class="ql-block">家校沟通:集成消息、通知、成长记录等功能。</p><p class="ql-block">二、AI模块核心应用精讲</p><p class="ql-block">1. 解题助手:24小时自动答疑,提供步骤解析与知识点归纳。价值:减轻教师负担,实现个性化辅导。</p><p class="ql-block">2. 智能出题:按需一键生成练习题/试卷。价值:实现作业分层,提升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3. 信息科技:提供在线的编程与算法模拟环境。价值:弥补硬件不足,普及信息科技教育。</p><p class="ql-block">4. 央馆AI科学实验:进行高仿真、无风险的理化生实验。价值:突破实验条件限制,保障安全。</p><p class="ql-block">5. 九章智能答疑:提供数学思想的深度讲解与引导。价值:培养数学思维,突破学习难点。</p> <p class="ql-block">介绍对终身学习平台、读书平台、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等运用。</p> <p class="ql-block">最后,对学科案例进行制作分析。特别列举英语案例进行分析。</p> <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中小学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教育宝库。感谢陈教授今天的精彩讲授,为我们打开了智慧教育的大门。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培训所学转化为日常所用,主动探索平台功能,积极尝试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我们携手共进,互学互鉴,充分释放平台的价值赋能我们的教学,共同迈向更加高效、更有质量的未来课堂。</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