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练出觉察力,读懂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薇妮•利娜

<p class="ql-block">2025.11.15日,坚持日记的第9天</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利娜</p><p class="ql-block">“利”行当下,“娜”途皆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手健康技能教学 ● 右手静心阅读人生</p><p class="ql-block"> ● 做好自己,做孩子的引领者!</p><p class="ql-block">🌹孩子教的好,是一生一世的福。</p><p class="ql-block">🌹孩子教不好,是累生累世的债。</p><p class="ql-block">🌹妈妈做好自己,陪伴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读书写作练出觉察力,我终于读懂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p><p class="ql-block">原来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从不是对抗,而是渴望被看见的信号——读书写作练出觉察力后,我才明白,拉回孩子的关键从不是“纠正”,而是“接纳”。</p><p class="ql-block">从前的我,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纠结他作业拖沓、爱玩手机,却忘了看见他偷偷进步时的小雀跃;</p><p class="ql-block">总急于反驳他的“顶嘴”,却没察觉他语气里藏着的委屈。</p><p class="ql-block">如今我试着慢下来:看见他的每一点进步,接纳他偶尔的不完美,尊重他的想法,家里所有和他相关的事,都坐下来好好商量,不再是我单方面“安排”。</p> <p class="ql-block">这份觉察,彻底帮我跳出了“跟青春期孩子较劲”的误区。</p><p class="ql-block">不再执着于他“关门躲着、不回消息、吐槽抱怨”的表象,而是先读懂情绪背后的需求,实话,最近一周多孩子真的已经没有再关过门了</p><p class="ql-block">再用亲测有效的3个方法,陪14岁的他理顺情绪、慢慢变好,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觉察“对抗背后的需求”,先退一步,不硬碰硬。</p><p class="ql-block">以前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回我消息,我总忍不住反复敲门追问“你又在偷懒吗”,结果他越躲越远。</p><p class="ql-block">后来才懂,遇事先停3秒觉察:他不是“故意疏远”,可能是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想独处,或是嫌我说教太多想静一静。这时不追问、不指责,只留一句“妈妈不打扰你,要是想说话、需要帮忙,随时喊我”,反而过不了多久,他就会主动出来跟我聊心事。</p> <p class="ql-block">用“不评判的接纳”,接住他的“坏情绪”。</p><p class="ql-block">青春期的孩子爱吐槽,说“老师事多”“每天有那么多卷子”,以前我总忍不住打断说教“快考试了,临阵还不磨枪,怎么能提上去成绩”话一出口,他就立刻闭了嘴。</p><p class="ql-block">现在我换成先接住情绪:“嗯,妈妈知道,我们那会儿也是上学每次考试前也这样,作业老多,确实很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否定、不指责,先认可他的感受,在关注问他</span></p><p class="ql-block">“是不是累了,昨天晚上休息的不太好吗?”他才愿意慢慢说细节,情绪顺了,后续的建议他才听得进去,比硬讲道理管用十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陪娃计划:从“情绪本子”到“小说账号”,陪他接住情绪、重拾热爱</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最想做的事,是陪孩子一起“写情绪碎碎念”,帮他理清心里的“乱麻”。我打算把自己读书写作时梳理思绪的方法用在他身上,不强迫他写规规矩矩的日记,就准备一本“情绪本子”——他想写吐槽、记烦恼也行,想画满涂鸦、涂涂画画也可以,不用特意拿给我看,只希望他能慢慢学会自己梳理压力,不用再靠“摆烂、顶嘴”发泄情绪。</p><p class="ql-block">想起孩子小学五年级时,曾兴致勃勃跟我说想写小说,当时我只随口夸了句“那很好呀”,以为这就是鼓励,如今回头想才明白,我根本没给过他半点实际帮助。后来他说“写小说太难了”,我也没好好共情、没再给过恰当的鼓励,那份小小的梦想,就这么不了了之了。</p><p class="ql-block">没成想,两年后有了AI,去年他突然跟我说,已经让AI帮他写了100多篇小说!我又惊又意外,追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就是把我觉得有意思的情景喜剧想法告诉AI,它帮我编辑出来”。这时我才懂,以前看他总在手机上敲字,原来不是在瞎玩,是在偷偷编自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问他能不能看看作品,他不太乐意,直到后来才有一次,我偶然瞥见了几页——都是小孩子喜欢的内容,说实话,我还有些看不懂,但能感觉到他写得特别投入。</p><p class="ql-block">所以这次,我不想再错过。除了“情绪本子”,我还想好好鼓励他,帮他做一个专属账号,把他的小说慢慢公布出来,不干涉、不设限,任由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当年没坚持下去的热爱,重新捡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来想要青春期孩子“变好”,从不是我们“逼”出来的,也不是教他怎么做,而是看见他的需求、接住他的情绪,懂得他的热爱。以前没做好的,现在慢慢补;他愿意尝试的,我就全力支持,相信这份包容和鼓励,会比任何道理都管用。</span></p><p class="ql-block">这份心得送给同样面对青春期娃的宝妈:咱们少点焦虑,多些觉察,孩子总会慢慢跟上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