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生命導師-高老師

<p class="ql-block">每日活化365|Day 103</p><p class="ql-block">古德語</p><p class="ql-block">「一日不作,一日不食。」</p><p class="ql-block">出處:百丈懷海禪師</p><p class="ql-block">簡單解釋</p><p class="ql-block">自力更生是修行者的規矩,不懈怠生活,每個人也應該這樣想,沒有勞動付出,就不該懈怠。</p><p class="ql-block">聞思修</p><p class="ql-block">聞:誦讀古語三遍。</p><p class="ql-block">思:我今天是否依賴別人太多?</p><p class="ql-block">修:自己完成一件生活事務。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公案跟大禪師</p><p class="ql-block">當年禪宗的大師百丈懷海,下了一個規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p><p class="ql-block">因此,他在年紀大的時候,也每天下田耕作,弟子們覺得師父已經年邁了,不應該這麼辛苦,就把鋤頭藏起來,百丈禪師因為找不到鋤頭無法耕作,就不吃東西,節食到了三天,弟子們只好把鋤頭還給禪師,此時百丈禪師就又到田裡耕作,然後才開始吃飯。</p><p class="ql-block">百丈禪師認為,如果不工作就不應該吃,如果我要吃就一定要工作。也就是說人要付出才能獲得,若不付出就沒有資格獲得。</p><p class="ql-block">在釋迦牟尼世尊時代,有一位農夫看到釋迦牟尼世尊托鉢化緣乞食。</p><p class="ql-block">農夫就問:「我們每天努力種田,才有飯吃;你不工作種田,怎麼可以有吃飯?」</p><p class="ql-block">世尊回說:「你是在耕田,我也在耕田。你耕的是土地,我耕的是心田,我在眾人的心田播撒善根的種子,讓它長出豐富的善根福德來,所以我也在耕作。」</p><p class="ql-block">農夫聽了就覺得很認同:「既然如此,你也該有得吃。」</p><p class="ql-block">聖嚴法師說,法鼓山的「農禪寺」,當年是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務農為禪修的方式,他希望後面出家人也能承續百丈禪師的理念。</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由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