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 ,自入冬后天气愈发寒冷,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此时进补能滋养五脏,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时令温病和其它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不同体质的人该如何进补。<br><br><br><br><br><br><br><br><br><br><br>因人而异 专项进补<br><br><br><br><br><br><br><br>中医理论提到“虚则补之”,身体虚弱的患者要进行调理,就需要以补为主。一般而言,身体虚弱者消化能力较差,补品摄入多了,不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反而容易加重腹胀、纳呆等症状。所以体虚之人进补一定要兼顾脾胃的消化吸收,或是先调理好脾胃,再考虑食补或药补。<br><br><br><br><br><br><br><br>“虚”,分为阳虚和阴虚。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br><br><br><br><br>阳虚<br><br><br><br>阳虚,顾名思义就是机体阳气虚衰,体内的阳气不足。通常会产生人体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等病理现象,表现为手脚发冷、畏寒怕冷的状态。 <br><br>因此阳虚之人,在冬季进补是应多吃些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吃梨、香蕉、鸭肉等寒凉之物,日常生活注意防寒保暖。<br><br><br><br>阴虚<br><br><br><br>阴虚,多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上多见于口干咽燥、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而症。<br><br>阴虚人群的进补,要多以滋补阴液为主,可以选择一些滋阴的中草药泡水喝。例如麦冬,沙参,石斛,生地,玉竹,栀子等。<br><br>日常也可以多吃鸽肉、猪肉、莲子、松子等滋阴的食物加以调养,学习和工作中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加重阴液损耗的行为。<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冬季进补食疗方<br><br><br><br><br><br>1<br><br>阳虚——当归生姜羊肉汤<br><br><br>主料:新鲜羊肉 500克,可以选带一点肥肉的羊腩或羊腿肉,口感更润。<br><br>药材:当归10克 (补血活血) 、生姜30克 (温中散寒,去皮后切片) 。<br><br>辅料:料酒2汤匙、红枣5-8颗 (去核,不易上火)、枸杞 1小把 (最后放)、食盐适量、白胡椒粉 少许 (可选,增香祛腥) <br><br>可选增香:葱白2段、陈皮1小块 (理气,防滋腻)。<br><br>食用提示:喝汤吃肉,每周1-2次。身体感觉温暖,微微发热为佳。<br><br><br><br><br><br><br>2<br><br>阴虚——沙参玉竹老鸭汤<br><br><br><br>主料:老鸭半只 ,约600-800克,鸭肉性凉,滋阴。<br><br>药材:北沙参15克 (滋阴清肺)、玉竹15克 (生津润燥) 、麦冬10克 (增强滋阴效果,可选) 。<br><br>辅料:生姜3片 (平衡鸭肉寒性) 、料酒 1汤匙、食盐、适量。<br><br>食用提示:汤水甘甜清润,吃肉喝汤。适合感觉干燥、熬夜、抽烟的人。<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