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pm-slice="0 0 []">翻开一本书,有时像推开一扇窗,让我们看见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读高尔基的《童年》时,我便有这样强烈的感受——雨落窗前的静谧时刻,阿廖沙的故事却带着生活的重量撞进心里。</h3></br><p data-pm-slice="0 0 []">他在灰暗里挣扎,却从未丢掉眼里的光;他被苦难包裹,却总能抓住外祖母的温暖、对世界的好奇这些“微光”。这段阅读经历让我不断对照自己,也渐渐读懂“坚韧”与“珍惜”的真正含义。</h3></br><p data-pm-slice="0 0 []">于是,我写下这些文字,既是记录读完这本书的感动,也是想留住阿廖沙教给我的道理:日子再难,只要不放弃希望,就总能长出向上的力量。<br></br></h3></br><p data-pm-slice="0 0 []">(一)</h3></br><p data-pm-slice="0 0 []">雨丝敲打着玻璃,淅淅沥沥的声响裹着房间里的安静。轻轻合上高尔基的《童年》,我心里好久都不能平静。书里的阿廖沙才那么小,却要面对好多难过的事。他的眼神里有害怕,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让我佩服的坚强。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和阿廖沙完全不一样的童年,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在苦日子里也能长出希望”。</h3></br><h3>阿廖沙的童年真的太灰暗了。他生活的家里总是吵吵闹闹:外祖父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发火;舅舅们总想着自己的好处,一点也不和睦。书里有个情节让我特别心疼——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背上全是小刺,趴在床上好几天都不能动。读到这儿,我的眼睛都红了:这得多疼啊!要是换成我,早就哭着找爸爸妈妈抱了。可阿廖沙没被打垮,就算疼,他还在偷偷观察身边的事,没放弃对生活的期待。</h3></br><h3>不过,就算生活这么难,阿廖沙也像石缝里的小草一样,努力找着“阳光”。这束“阳光”就是他的外祖母——那个胖乎乎的、总爱讲好听童话的老人。外祖母就像阿廖沙的保护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护着他。有一次作坊着火了,火光特别大,可外祖母一点也不慌,还镇定地指挥大家救火;平时阿廖沙难过的时候,外祖母会用暖暖的话安慰他,告诉他“别怕,有我呢”。看到这些,我才知道:原来爱真的能赶走所有害怕。</h3></br><h3>(二)<br></br></h3></br><h3>和阿廖沙比起来,我的童年简直像泡在蜜罐里。每天有爸爸妈妈疼我,有好朋友陪我玩,学校里有老师耐心教我知识;家里有宽敞的房间,冰箱里总装满我爱吃的零食。可我有时候特别不懂事:遇到一道难一点的数学题,想都不想就放弃;考试没考好,就坐在那儿哭鼻子;甚至妈妈没给我买想要的玩具,我还会跟她闹脾气。读着阿廖沙的故事,我脸都红了——我拥有这么多幸福,却常常不懂得珍惜。</h3></br><h3>阿廖沙教会我的,不是要喜欢苦难,而是就算遇到困难,也不能丢掉希望。他没被糟糕的生活困住,反而在难日子里学会了找“好事情”:外祖母的拥抱能让他开心,和邻居“好事儿”聊天能学到新知识,书本还能带他看到更远的世界。这种不管多难,都不放弃追求美好的精神,正是我要好好学的。</h3></br><h3>我想,成长可能就是这样——不是一直待在舒服的“温室”里,而是就算遇到风雨,也能像阿廖沙一样,挺直腰杆不认输。就像在苦难的土壤里开出的花,也许它不那么鲜艳,却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h3></br><h3>谢谢阿廖沙,让我懂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生活好不好,不是看你遇到了多少难事儿,而是看你敢不敢面对。以后我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遇到困难也不害怕,像阿廖沙一样,做个坚强的人。</h3></br>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dnz9vQfF0FkNdpvdAOE-Q"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AiArtS》,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