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一月锻炼打卡第十天】今日为备战23日的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我完成了第十九天的慢跑打卡。因上午有事,直到下午六点才踏上跑步机,在9℃的气温下开始了这场室内奔跑。十公里,配速7'37,用时一小时十六分零六秒——这不仅是一组数据,更是我与自己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启动跑步机,我先从慢走开始,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尽管在室内,我依然认真进行了热身。五分钟的慢跑加动态拉伸,唤醒沉睡的肌肉和关节。充分热身尤为关键,它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p> <p class="ql-block">随着跑步机速度提升,配速稳定在7’37“左右。身体微微出汗,思绪却愈发清晰。跑步机前的玻璃映出我的身影,节奏均匀的脚步声成为房间里唯一的音乐。虽然少了户外跑步的风景变化,但室内跑让我更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信号:呼吸的节奏、心跳的频率、肌肉的反馈。</p> <p class="ql-block"> 10℃的气温下跑步,保暖至关重要。我选择了吸湿排汗的速干运动服,避免棉质衣物吸湿后黏腻不适。这让我想起专业教练的建议:跑步穿着要适当,分层穿衣是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十公里跑得格外轻松。或许是坚持了十九天,身体已适应这种节奏。我注意着呼吸,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让氧气充分输送到全身。</p> <p class="ql-block"> 半程过后,思考配速的策略。一位资深跑友曾分享10公里跑步的配速秘诀:最初的3公里应当比目标配速慢3-6秒,中间5公里保持目标配速,最后2公里才能尝试冲刺。虽然今天配速稳定,但下次可以尝试这种策略。</p> <p class="ql-block">跑步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精神的修行。在持续76分钟的奔跑中,思绪如流水般自由涌动。我想起“跑步教父”杰夫·盖洛威的话:“如果你想尝试马拉松,就先学会怎么跑出一个完美的10公里吧。” 是的,10公里是马拉松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完成十公里时,计时器定格在01:16:06。我逐渐降低速度,由跑到走,让心率和呼吸慢慢平复。跑后拉伸同样重要。我在瑜伽垫上进行了十分钟的拉伸,重点放松腿部肌肉。</p> <p class="ql-block">跑步结束后半小时,我喝了温水,补充了一根香蕉。有人可能认为室内跑步单调,但我却在其中找到了独特的乐趣。这是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自由思考,也可以放空心灵。</p> <p class="ql-block">窗外早已漆黑,但我的内心却充满光亮。距离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还有一段时间,我会继续坚持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跑量。科学训练、合理休息、适当营养,这是迎接比赛的最佳方式。</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天慢跑打卡完成,期待明天的训练。跑步如人生,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当我们迈开脚步,路便会在我们脚下延伸。</p> <p class="ql-block">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我准备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