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流感频发!需警惕,重防护!

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

初冬时节,流感高发。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流感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占比达17.5%;其中,鼻病毒感染率较高。<br><br>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病程多为急性自限性,多数症状在起病2-3天后消失,但咳嗽可能持续较长时间。<br><br><br><br><br><br><br><br><br><br>如何区分流感和感冒及如何治疗<br><br><br><br>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症状相似,但不可混为一谈。流感症状更为严重,且常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br><br>在流感流行季节,有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尤其是接触过流感患者的儿童,应首先考虑流感病毒感染。<br><br><br><br><br><br><br><br>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br><br>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这是身体恢复的基础。<br><br>补水:多喝温水、电解质水或汤类,防止脱水并帮助稀释痰液。<br><br>缓解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br><br><br><br>抗病毒治疗<br><br>处方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关键是越早用效果越好,理想情况是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开始服用。<br><br>注意:抗流感病毒药物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诊断后开具,不可自行购买使用。<br><br><br><br><br><br><br><br><br>中医养护建议<br><br><br><br><br>中药香囊<br><br>香囊是由苍术、白芷、檀香、艾叶、薄荷、藿香等药物组成的中药香囊,具有预防流感、醒神开窍的作用。<br><br><br><br><br>中药足浴<br><br>将艾叶、藿香、苏叶、苍术、独活、羌活、生姜等药物煎煮后,适宜温度足浴15~20分钟,每日1次,可起到温经散寒、透达筋骨、理气活血的作用。<br><br><br><br><br>艾条熏燃<br><br>每周用艾条或苍术饮片在室内燃烧,烟熏房间30~60分钟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注意将点燃艾条置于安全的地方,熏燃期间人员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屋内。<br><br><br><br><br>刮痧疗法<br><br>风热感冒初期,如遇头痛症状,可选用头部刮痧;如发热,可以加大椎刮痧。但刮痧疗法需要在正规医院,由有资质的医生操作。<br><br><br><br><br><br><br><br><br><br><br>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br><br><br><br><br>辟邪气<br><br>保暖防寒:初冬寒气当令,尤其要注意头、颈、背、足部的保暖。“寒从脚起”,睡前可用热水泡脚。 <br><br>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既是现代防疫要求,也符合中医“避其毒气”的思想。<br><br>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来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br><br><br>饮食调养<br><br>温和滋补:初冬宜食性味温和、能滋阴润燥、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山药(健脾肺肾)、百合(润肺安神)、银耳(滋阴润燥)、大枣(补中益气)、核桃(补肾温肺)、鸡肉、牛肉等。<br><br>忌口:避免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滋生内湿。<br><br><br>保持良好生活习惯<br><br>早睡晚起:《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顺应自然界闭藏之性,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br><br>适度运动:不宜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推荐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和缓运动,使身体微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