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备战第十八日·《用脚步丈量故乡·白鹊山的晨与(雨)跑》

郭国民

<p class="ql-block">【十一月锻炼打卡第九天】毛毛雨,气温10℃,清晨6点53分,我踏上了今日的晨跑征程。这是我为迎战23日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坚持晨跑打卡的第十八天。故乡白鹊山在晨雨中苏醒,我决定环绕村里的民宿旅游区跑两圈,用脚步丈量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一、雨中奔跑,别样意境</p><p class="ql-block">雨丝轻柔地落在脸上,与汗水交融。白鹊山笼罩在薄雾中,宛如一幅水墨画。奔跑在蜿蜒的村道上,雨水敲打树叶的沙沙声与我的脚步声交织成清晨最动人的乐章。这种天气跑步,不是煎熬,而是与自然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唯有跑过寒冬腊月,才能迎来春暖花开。”我想起宁波长跑爱好者的话。虽然今天是毛毛雨,但跑步的热情丝毫不减。每公里7分06秒的配速,让我有充足的时间欣赏沿途风景,也让我感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二、白鹊山赛道,最美家乡路</p><p class="ql-block">我的路线是环绕白鹊山1、2、3、4、5、6组民宿旅游区两圈。白鹊山距利川城区仅10公里,318国道横贯全境,青山绿水,植被丰富。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奔跑在熟悉的道路上,我看到村内民宿错落有致,墙绘精妙绝伦,马路干净整洁。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如清水芙蓉的美丽村庄,也曾经历过破茧化蝶的艰辛蜕变。2016年,白鹊山被纳入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开始发展民宿旅游。</p><p class="ql-block">跑过古盐道,这里曾是中国山地马拉松比赛的赛道。想象着来自全国的运动员曾在此奔跑,我不禁为家乡的变迁感到自豪。村民们为支持村里建设做出的牺牲,换来了今天游客如织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三、奔跑的意义,超越自我</p><p class="ql-block">今天完成10公里用时71分钟01秒。跑步于我,已不仅是体能训练,更是意志的磨砺。正如那位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却坚持奔跑的刘勋晨所说:“把汗水浇灌给时间,让时间开出希望之花!”</p><p class="ql-block">跑步过程中,我也会遇到疲惫期。跑到中途时,双腿沉重,呼吸急促,放弃的念头不时闪现。但看着身边早起劳作的乡亲,想到自己备战马拉松的目标,我咬牙坚持。最终,身体突破极限,脚步重新变得轻盈。</p><p class="ql-block">跑步教会我的不只是坚持,更是接纳:接纳某一天配速的下滑,接纳身体发出的休息信号,就像接纳生活里那些不完美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四、家乡情怀,奔跑动力</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从白鹊山走出去的跑者,每次回乡跑步都有特别的情感。白鹊山民宿旅游区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奔跑在故乡的道路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乡愁的慰藉。</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民宿,既有土家吊脚楼的风貌,又融入现代舒适元素。跑步时,我看到“灯哥口述”博物馆已经开放,有游客正在品茗观景。白鹊山村已从传统农耕村落,蜕变为集农耕文化、情感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奔跑在故乡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踩在记忆与现实的交汇点。童年嬉戏的田野,如今已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园;曾经泥泞的村道,现在已是整洁的沥青路。变的是景观,不变的是乡情。</p> <p class="ql-block">五、迎战马拉松,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距离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还有几天时间,我会坚持训练,不断突破。衡水马拉松跑者刘少辉每月至少跑300公里,赛前还会加练。他那“晨跑”雷打不动的日常,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跑步是与自己的较量。今天的10公里跑,是我马拉松备战的重要一环。我相信,每一次晨跑,都是遇见更好自己的过程。正如太原马拉松跑者王雪英所说,奔跑起来,感受风的速度,呼吸和心跳的碰撞,让每一秒都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跑过白鹊山,我更加明白:人生如同跑步,没有谁能一直冲刺,更多时候是稳步向前,偶尔放慢脚步调整呼吸,再重新出发。</p> <p class="ql-block">晨跑打卡第十八天,我在细雨中的白鹊山完成了10公里奔跑。汗水与雨水交织,脚步与心跳共鸣。这片土地赋予我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前行的方向。11月23日的厦门工学院马拉松赛,我准备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