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8</p> <p class="ql-block">詹校长年轻的时候,是妥妥的帅哥哦。</p> <p class="ql-block">人生,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詹大年校长讲座笔记</p><p class="ql-block">一、教育的核心:幸福与关系</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本质目标:解决人的幸福感问题(涵盖教师、学生、家长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幸福感的来源:</p><p class="ql-block">1. 由人际关系质量决定;</p><p class="ql-block">2. 由自我治愈能力决定;</p><p class="ql-block">3. 幸福是“不断治愈自己、培养完整人格”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家庭幸福的关键:由家长的人格决定。</p><p class="ql-block">二、人格的培养逻辑</p><p class="ql-block">人格包含性格、品格、资格、角色,培养核心是“扬长避短、向下教育、关注个体、人格完整”。</p><p class="ql-block">三、教育的底层逻辑:关系先于教育</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起点与目标:关系构建。</p><p class="ql-block">学生问题的本质:不是学习问题,是关系问题(学习不好→关系不好→场景不对)。</p><p class="ql-block">教育的顺序:先建立关系→再培养兴趣→最后明确规则。</p><p class="ql-block">教育场景的要求:互动性(学生需要能互动的教育场景)。</p><p class="ql-block">四、教育的沟通与方法</p><p class="ql-block">沟通原则:倾听、中立(不说对/错、情绪、道德)、延续(持续对话+持续教育)。</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核心动作:“如何让学生信任”,教育是“给生命一条可以往下走的路”。</p><p class="ql-block">问题解决的关键:先稳定学生情绪,再找时机帮助(可通过创造情境/场景实现)。</p><p class="ql-block">五、教育的终极状态</p><p class="ql-block">问题背后是“未被关注、未被理解”,教育的核心是“治愈”,温暖是治愈的核心。</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本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听后感悟</p><p class="ql-block">今天听完詹校长的讲座,最触动我的是“关系先于教育”的观点——原来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根源往往是“关系没处好”。我们总急着教知识、定规则,却忽略了先让学生在环境里感到安全、被信任。</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教育是给生命留一条路”这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纠正”,而是“托住”——托住孩子的情绪,托住他的不完美,再陪他慢慢往前。</p><p class="ql-block">最后“教育是幸福的生活方式”也很戳人:原来好的教育不是“牺牲式付出”,而是师生、家校在良性关系里,一起把教育过成幸福的日常。这大概是最温柔也最有力量的教育观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会场里面,遇到25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遗憾的是太忙了,坐着听课结束就散场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太大了,竟然把手机落在会场里面了,回去找手机,又有意外的收获,就是和书香晴隆的书友,与詹校长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会场里面做的笔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