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冬之后,随着全国各地天气的骤降,流感病毒却活跃度增加,不少地方流感高发,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首先,和大家要说的是流感用普通感冒药基本没有作用,所以</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定要选用抗流感或抗病毒的专用药。第二,及时治疗,在病毒没有肆虐的时候,通过泡脚刮痧等方法把病毒扼杀在萌芽状态</span>。第三,就是注意饮食,这个也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经常有朋友问感冒发烧时候是喝大米粥还是小米粥(欣慰的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感冒的时候是不能吃肉的)?我的回答是喝大米粥,为什么?因为在《伤寒论》这本经典医书中退热的白虎汤就提到粳米。</p><p class="ql-block"> 这里再和各位回报一下,大米与粳米的关系,很多人以为 “粳米” 和 “大米” 是两种东西,其实它们是 “家族” 和 “成员” 的关系!大米是个统称,稻谷脱壳后的产物都能叫大米,它包含了粳米、籼米和糯米 。这个就像水果是个大家族,苹果、香蕉都是其中的一员,换句话说粳米属于大米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种植在我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像<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北大米、珍珠米</span>都属于粳米。它的特点是生长期长,口感软糯,深受不少家庭喜爱。当然,粳米也能治病。再总结一下,感冒发烧时候用大米(粳米最好)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1. 生津作用</b></p><p class="ql-block"> 发烧时,人体津液(类似现代医学中的体液及营养物质)会因发热而大量消耗,导致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医认粳米性味甘平,归脾、胃经,能通过健脾养胃,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粳</span>米汤或米粥中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等)可被人体快速吸收,补充能量的同时,为津液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缓解津液不足引起的不适。</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2. 退热机制</b></p><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适度出汗是身体驱邪的重要方式,而津液充足是出汗的前提。大米通过补充津液,为发汗创造条件,使体内的热邪随汗液排出,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例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经典方剂“白虎汤”中</span>,粳米就是通过<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健脾益胃、生津养液,辅助石膏、知母等药物清热泻火,帮助患者发汗退热。</span></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发烧时喝一碗温热的大米粥或米汤,既能补充水分和营养,又能缓解咽喉干燥、口渴等症状。对于轻度发热或发热后期津液亏虚的情况,米汤或米粥可作为辅助调理的食疗方法。若发热症状较重,仍需结合药物治疗,但米汤或米粥可作为饮食调理的重要部分,帮助身体恢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 米汤或米粥需煮至浓稠一点,且少量多次饮用,以充分发挥其生津作用。大米虽有生津退热之效,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若发热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