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杨姣 陈慧晓】11月6日的告别,是未完待续的序章

小羊

<p class="ql-block">1月6日的晨光,比往常更软一些——这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周,也是和这群蓝校服少年告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一的语文课,我们没带教案,只抱了一摞“成长卡片”——是这八周里,学生写的周记、画的画、塞的便签。我们把卡片分发给每个人,小琳拿到自己写的“粉笔灰像月光”,红了眼眶;小泽拿到自己的“rap《水调歌头》”,挠着头笑;小宇拿到“奶糖纸条”,偷偷把它夹进了语文书的扉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三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们在黑板上写了句话:“语文是我们说过的话,写过的字,一起蹲过的花坛——是我们藏在文字里的,没说出口的‘舍不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学生站起来说:“杨老师,我现在敢举手了,上次你叫我回答问题,我手心都出汗了,可你笑着说‘慢慢来’,我就不怕了。”有学生说:“陈老师,你讲‘逝者如斯夫’,说‘时间是课间的影子’,我现在每次跑操,都会看影子有没有变短——我想把时间攒起来,以后还能上你的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五下午,学生们抱着纸箱走进办公室:里面是折了一整箱的星星,每颗星星里都塞着纸条;是画着我们样子的漫画,旁边写着“杨老师的粉笔灰,陈老师的姜茶”;是一本贴满照片的纪念册,最后一页写着:“老师,你们是我们青春里的‘临时同桌’,可我们会把你们的话,记到毕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收拾东西的时候,我摸到教案本里夹着的奶糖,糖纸已经皱了,却还是甜的;陈慧晓摸到暖手袋,里面还留着点温温的热气。走出教学楼的时候,学生们站在走廊里,喊着“老师再见”,声音裹着风,飘了很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1月6日的夕阳,把我们的影子和学生的影子,叠在了一起——八周的实习,不是“结束”,是我们把“温暖”种在了彼此的青春里,等它长成以后的星光。下一段路,我们带着这些星星,继续奔赴教育的山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