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乙图版道德经第十章

弓乙图

<p class="ql-block">营魄相随本一源。一心化二生两仪。</p><p class="ql-block">两仪流转生四象。幻海浮沉万象全。</p><p class="ql-block">识心分别尘沙界。轮回网中几时还。</p><p class="ql-block">弓乙图版道德经第十章 二心生四有</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p><p class="ql-block">这一章很重要,我就用白话文释解,因为从这一章开始就涉及64卦的状态演化了。道德经第十章说的是双太极的演化关系。也就是太极图中的两仪生四象八卦,八卦四象后又复归两仪,形成往返的演化状态。也就是二心生四有。</p><p class="ql-block">华严境界一多融。帝网千光珠珠含。</p><p class="ql-block">四象复归两仪动。六十四卦演无穷。</p><p class="ql-block">若能顿破无明相。法界圆明本无离。</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章其实是从四个不同事物的举例,说明这个状态的演化,它是有变化的,也是没变化的,有变化的是事物时间形体不同变化无穷无尽,没有变化的是他的状态演化。比如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p><p class="ql-block">营魄者,比如说我们人的身体跟精神思想,身体内外有很多部位,每个形状各异,功能不同,软硬,虚实,大小,长短,多少,彼此之间都是形色各异的,共同作用组成了一个肉体,在一起互相协同,也就形成了一的状态。这个一可以理解为男人,二可以理解为女人,男人又分为胎儿,婴儿,小孩,青年,老年,死亡后的枯骨,从无至有,又从有到无,而这是现实中的肉体,还有虚拟的,有情的,无情的。这也仅仅是所有的作用在的一个人,而在外界每时每刻都有数不尽的人生生死死。男人女人在一起交合又会出现新的一,或二或三。</p><p class="ql-block">营魄本自空。形色分万象。</p><p class="ql-block">软硬虚实内。和合成一相。</p><p class="ql-block">无中生有色。流转有无间。</p><p class="ql-block">婴童至枯骨。生灭本自然。</p><p class="ql-block">五蕴和合身。幻化此一相。</p><p class="ql-block">受想行识心。念念不曾停。</p><p class="ql-block">般若观此身。毕竟无所得。</p><p class="ql-block">心无挂碍故,抱一自无离。</p><p class="ql-block">肉体是一,精神思想文化同样如此,人之所行所为出自本心,也都不是出自本心,因为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百骸形色各异相,和合营魄成一身。</p><p class="ql-block">一身流转分男女。枯骨婴童有无中。</p><p class="ql-block">色即是空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然。</p><p class="ql-block">世间万法皆如此。何处觅得真实人。</p><p class="ql-block">心经般若破诸相。不垢不净见本真。</p><p class="ql-block">远离颠倒梦想后。究竟涅槃自归一。</p><p class="ql-block">生死涅槃本无二。是故抱一能无离。</p><p class="ql-block">若能明了道演化。也无来处也无去。</p><p class="ql-block">无穷无尽的身体的一,无边无际想法的一,两个一共同作用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一,这个新的是前两者之间的彰显。昨日的我,今日的我,明天的我,早上中午晚上,今年明年去年,幼小,老亡,有无,所有的我都是我,也都不是我,后又会随着时间,随着事物的发展不同,又会出现无数个不同的我。这也就是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正常演化。</p><p class="ql-block">色身与意念。各为一之元。</p><p class="ql-block">二一相交感。彰显为新元。</p><p class="ql-block">昨日之我身。今日之我心。</p><p class="ql-block">三心不可得。有无亦非真。</p><p class="ql-block">生生复无穷。万象由是生。</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不向外求,反行内观,进行了归源,发现了道的奥妙,发现后又向外,往返之间明白了道。发现了这种来回之间往返的状态关系,中道中立之前两仪之间谁也都离不开谁。</p><p class="ql-block">世人向外逐幻影。智者反观归其根。</p><p class="ql-block">内观方见道之奥。由内及外悟其门。</p><p class="ql-block">往来之间无彼此。内外本自一法身。</p><p class="ql-block">应无所住生其心。不着我相与人相。</p><p class="ql-block">一切有为如梦幻。洞明此理真常在。</p><p class="ql-block">直接可以理解为人的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作用,思想可以控制身体完成一些事情,做事情可以养活身体,活命的同时带来繁荣,身体不健康想法再多也不行,想法多,身体不允许也不行。这两个谁也离不开。也就是如果身体不健康,既要花钱,还要受罪,既要看儿女脸色,还要受心理煎熬,身体精神双重折磨。</p><p class="ql-block">精神不健康同样如此,加上教育,医疗,养老,食品安全,人每天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身体精神都在痛苦不堪的同时,外界又在持续的制造痛苦。因此明白了两个事物,一出一入往返的四种状态形成两个事物,作用在一起,这个事物又与新的事物继续演化的状态即可。</p><p class="ql-block">无名营魄浑然始。有名形神自此分。</p><p class="ql-block">众生沉沦苦海里。内外交煎何时了。</p><p class="ql-block">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说的是国家要想繁荣的同时更需要文化稳定人性人心,而文化繁荣需要符合于道,势必要统一宗教,打破所有种族文化的歧视与差异,形成大同文化,用道德感化人性人心提升国民素质,形成往复的良好根本之基。</p><p class="ql-block">融万教。无差分。</p><p class="ql-block">以道德。化人心。</p><p class="ql-block">大同基。万代兴。</p><p class="ql-block">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说的是我们从婴儿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要想做回真的自己的时候,怎么才能找回最初的那个自己呢,现在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同样是自己,也都不是自己了。也就是说不同的君王不同的治理。不同时间的自己。</p><p class="ql-block">赤子抱一团。今随俗流迁。</p><p class="ql-block">名相织成网。真我被尘掩。</p><p class="ql-block">河流非故水。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专气涤尘虑。返璞见本源。</p><p class="ql-block">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说的是正确的缺乏判断,苦了自己的同时也苦了他人。</p><p class="ql-block">玄鉴蒙尘心有疵。一念差池辨是非。</p><p class="ql-block">政令如镜照万民。法出偏颇天下悲。</p><p class="ql-block">妄念治国邦本乱。苛政严刑民不宁。</p><p class="ql-block">般若慧剑断尘网。心如虚空鉴无瑕。</p><p class="ql-block">君王若明我所言。四海升平万象和。</p><p class="ql-block">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举例说了这么多,从个体到整体,整体再到个体之间,圣明贤能的君王能明白,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对百姓的重要性吗?文化对国家的重要性吗?可以借鉴天地对万物的这种演化状态,用有限的生命做利国利民的昌举吗?</p><p class="ql-block">教化春风开民智。医养仁政解民忧。</p><p class="ql-block">文脉乃是国之魂。信仰能定万民心。</p><p class="ql-block">微尘汇聚成寰宇。大道周流遍微尘。</p><p class="ql-block">圣君若解此中理。有涯之身建奇功。</p><p class="ql-block">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如果不能明白天地作用万物的关系,你看日月更替,昼夜交复,四季循环,天地万物尚且时时刻刻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惠泽万物众生,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呢?也可以理解为人活着到底需要做什么?有些人活着是为了活命,有些人活着跟死了一样,有些人活着却希望死亡,而有些人虽然死了,可他依旧活着。</p><p class="ql-block">日月轮转照四野。慧灯长明照尘寰。</p><p class="ql-block">此灯乃是道之光。万物普惠中道功。</p><p class="ql-block">明此开阖真妙理。方知生死本无别。</p><p class="ql-block">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如果能明白了这四个例子,还会因为无知而盲目活命吗?快趁着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吧。</p><p class="ql-block">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说的是我们做事的时候效仿天地对待各种事物的演化状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上种种的行为就叫玄德。</p><p class="ql-block">君子体此道。行于太极图。</p><p class="ql-block">举手皆是慈。开口皆利生。</p><p class="ql-block">法界缘起生万象。玄德如春化雨长。</p><p class="ql-block">日照万物非为己。川流到海不居功。</p><p class="ql-block">一多相容光网映。事事无碍镜中藏。</p><p class="ql-block">圣人体此弓乙图。天下品德自有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