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3日,纽约市场可可期货价格单日大涨超6%,报收6553美元/吨,较10月末的6005美元/吨低位显著回升。这一波剧烈反弹与10月因西非收成预期乐观引发的超3%暴跌形成鲜明对比,背后是市场对全球可可供应的担忧情绪再度升温。</p> <p class="ql-block">此前10月的价格回落,主要源于科特迪瓦监管机构发布的135万吨新主季产量预期,叠加当地阶段性降雨改善带来的供应信心提振。但进入11月,天气与产量的利空信号集中释放,迅速逆转市场预期。</p> <p class="ql-block">核心驱动因素来自西非主产区的旱情预警。气象数据显示,作为全球近70%可可供应来源的科特迪瓦、加纳等国,正面临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严重旱季威胁。同时,全球第五大生产国尼日利亚预计2025/26年度产量将大降11%,西非连续减产趋势加剧供应紧张预期。</p> <p class="ql-block">库存压力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当前全球交易所认证的可可库存已处于近20年低位,而欧洲、亚洲加工量同比下滑,反映出高成本下产业链库存补库谨慎,加剧了供应端的脆弱性。</p> <p class="ql-block">分析指出,短期价格仍将受西非天气实况与产量数据主导。若旱情持续,全球可可市场连续数年的供应赤字格局或进一步恶化,推动价格再创新高。而费列罗、玛氏等企业已启动的调价动作,正将原料成本压力向消费端传导,形成“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成本传导”的循环闭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