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42:学习好朋友

台头大坨于国玲

学习好朋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睡前翻书,偶然读到“在同事中找一个好朋友”的话题,心里忽然亮堂起来,忍不住想记下来。作为老师,我们好像总在“孤独”里打转——时间全围着学生转,备课、上课、处理班级琐事,忙到连和同事好好聊几句的空隙都少得可怜。可偏偏,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同事那份懂行的支持,毕竟有些疲惫、有些困惑,只有同为教育者的人才能真正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里说要找“学习好朋友”,这个说法特别对我胃口。它不是简单的闲聊伙伴,而是能一起变好的同行人。就像书中建议的,和隔壁班老师搭子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可以约定着来场积极竞争:比谁能更久地保持课堂理智与掌控力,赢的人能收到小奖品,让日常工作多了点趣味;也可以一起发力,各自额外帮一个陷入困境的学生,之后坐下来分享怎么帮孩子走出低谷的,彼此的经验一下子就成了双倍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实际的是教学上的互助。平时总琢磨怎么让课堂更高效、怎么提学生成绩、怎么纠正他们的小毛病,这些想法憋在心里没处说。要是有个学习好朋友,就能随时把那些零散的点子抛出来,比如“我今天用了个小游戏让学生主动交作业”“我发现分段背课文能帮他们记更快”,一来二去,两个人的教学方法都能变得更灵活。甚至还能在两个班之间搞点小竞赛,比出勤、比功课认真度、比谁的班级好习惯更多,学生有了劲头,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里把选学习好朋友比作选网球搭档,这话太贴切了。一个人埋头备课、处理问题,就像独自练球,进步慢还容易累;但有个人一起“对打”,彼此提醒、互相激励,能力提升得快,也能少走很多弯路。就像作者有位隔壁班的学习好朋友,每天互相打气,就算偶尔工作“掉队”、情绪低落,也有人拉一把,不会孤零零地崩溃,直到一起走到目标终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让我想起有些老师,面对平行班总怕别人超过自己,想着“独秀”,结果自己累,工作也没那么顺心。其实如果能像这样找到学习好朋友,哪是“谁超过谁”的问题,分明是1+1远大于2的共赢——教学有了新思路,遇到困难有人帮,越教越轻松,越走越有底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就读到这里,虽然时间不长,却像被点醒了一样。原来同行不只是“同事”,还能是一起成长的“好朋友”。往后,也想试着找这样一位学习好朋友,在教育这条路上,能有人并肩同行,真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11月3日23时44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