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回肠是乡愁

淡泊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7620320</p><p class="ql-block">昵 称: 淡 泊</p><p class="ql-block">图 片: 自 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日正值周六,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朋友相约</span>顺着黄河1号旅游公路观看黄河的风景,我们从山西省忻州市的宁武县城出发,途经神池、偏关、河曲、保德四县,最后通过黄河大桥去了保德对面的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回首来时路,我有诸多感触,特别是当车子行进在家乡的那段路上。</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自驾疾驰在338国道上,路两旁黄土高原上的景色急速后退,我一边走马观花,一边憧憬着亲临黄河畔的激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途经家乡,</span>晚秋的景有些许萧瑟,杨树叶基本掉光了,和黄土地融为一体,我理解这种春华秋实下的包容与宽广胸怀,这是我50年来熟悉的土地,也是鼓励我奋进的土地,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勾起了许多过往,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已是满眼的植被,沿途树上喜鹊的小公寓,有的也是两层三层,上风上水,不仅南北通透,东西也特别亮堂。太阳能光伏板比比皆是,风力发电也随处可见,黄土地上沟沟壑壑,梯田层层叠叠,小时候,村里面讲故事的老年人说是猪八戒用钉耙弄出的沟沟壑壑,后来学了地理后,我才了解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虽是晚秋,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冬天的影子,收获了玉米棒子的玉米杆矗立在田地里,像卫士一样守望着家乡的这片黄土地。家乡这边车辆也稀少,村庄附近高压线架密密麻麻,与我离家时有很大的不同,高速路通了交通更方便了,植被更茂密了。遥想上学的当年,好多同学一直都在步行,村中最多有一两辆四轮拖拉机或者也有几辆自行车,离家二三十公里的同学,一学期基本不回家,偶尔只回一次家,也都得步行,还得翻山越岭,偶尔搭乘村中进城的四轮车,那也是很庆幸的事了。我上初中靠步行,上高中能乘坐县际班车,那时车费也不贵,比好多同龄人条件好太多了。一处层林尽染的美景,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当中,回想去年暑假途经河西走廊的地形地貌,生长于这样的环境,我已经很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家乡是黄河水的土腥气,是母亲炊糕的蒸汽,是太阳还没露头的袅袅炊烟,是集会时嘈杂的乡音,是儿时玩伴嬉戏的快乐,是全村人端着酸饭碗相聚在村中的大树下,是上学路上的边走边玩,是暮色降临从田间回归的勤劳的人们,是羊群归来的咩咩声,是场面晒粮时孩子们的粮食画。黄河水千年不变地流淌,但岸边的家乡已是沧海桑田。今天我的运动步数也破记录了,加上晨起跑步的9000多步,总共22,000多步,虽累却快乐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