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守本真 不盈致远

理平

<p class="ql-block">静守本真 不盈致远</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五章中“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这短短数语,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老子深邃智慧殿堂的大门,为我们揭示了人生修行的至高境界与宝贵真谛。</p><p class="ql-block">“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世间恰似一片浑浊的泥沼,充满了各种诱惑、纷争与烦恼,让我们的内心蒙尘、思绪如乱麻般纠缠不清。在这喧嚣浮躁之中,唯有静下心来,如同让一杯被剧烈搅动而浑浊不堪的水停止摇动,使内心的浮躁与杂念缓缓沉淀。当尘埃落定,混沌逐渐退去,清明之境便自然浮现。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终于迎来了那一抹穿透迷雾的曙光,让我们能够拨开重重迷雾,清晰地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p><p class="ql-block">“孰能安以静之徐生”,当处于安稳平静的状态时,真正的智者不会沉溺于安逸的温床而停滞不前。他们以静为源,让生命的力量如潺潺溪流般悄然滋生。这种“生”并非急功近利地追求一时的辉煌与成果,而是在沉稳与从容中默默积蓄能量,实现内在的成长与升华。恰似一颗深埋于黑暗土壤中的种子,在寂静中默默扎根,不断汲取养分,为日后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积攒力量。</p><p class="ql-block">“保此道者,不欲盈”,坚守这种“静”之道的人,深知盈满则溢的道理。他们不会贪求无度的盈满,因为过度追求圆满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不盈,是一种知足常乐的豁达胸怀,是对欲望的理性节制。它让我们明白,人生不必执着于追求极致的完美,留一些空间和余地,反而能为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可能。</p><p class="ql-block">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汲取这份古老的智慧。面对浮躁与诱惑,学会静心沉淀,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在安稳中保持进取之心,稳步前行;同时,克制过度的欲望,懂得适可而止。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行稳致远,收获内心的宁静与真正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