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37:从心出发

台头大坨于国玲

从心出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读书,最触动我的是“感恩教育”这部分。看到书里说独生子女、社会环境和重智育轻德育会让孩子感恩意识淡薄,还给出“感恩于心、感恩于情、感恩于行”的建议,我立刻想到了我们学校的孩子——每周三我值班时,他们总会主动笑着说“老师好”,把礼貌落到了行动上,这点真的特别让我开心,也觉得日常的引导没白费。但也发现了问题,有些孩子会直呼老师大名,看来在“感恩于心”的认知上还得加强,得让他们从心里尊重师长,而不只是表面的礼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阅读,书里的内容让我特别有共鸣。我教五年级,在班里总鼓励孩子们利用延时课课外阅读,也催着他们在家多读书。但以前我自己没什么读书习惯,一拿起书就犯困,后来用打卡的方式逼着自己每天读一点,还结合教学写反思。没想到这种坚持影响到了我的两个孩子,现在他们晚上睡前会主动选书读,有时候还会因为书里的内容咯咯笑,再也不用我催了。原来大人的行动真的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管是教学生还是养孩子,自己先做到,比说多少道理都管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看到卫生习惯那部分,我忍不住反思班里的情况。书里说父母疏于管理、老人包办会让孩子卫生习惯差,还建议用活动树意识、制度养习惯、榜样带整体。我们班孩子本来会在大课间打扫卫生,但一遇到老师拖堂就没人管了,还会找“拖堂”当借口。其实细想,要是他们没有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教室根本不用特意留时间清理。看来还是得从根源入手,先帮他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再找几个卫生好的同学当榜样,慢慢带动全班,这样比每天盯着打扫卫生要有效得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这几页书读下来,感觉不管是教学还是生活,都有了新的小方向——教育孩子要从“心”出发,先帮他们建立认知、培养情感,再引导行动,而我自己也要多做示范,这样才能真正帮孩子养成好品格、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10月29日20时59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