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新密伏羲文化收获颇多

韩鹏

<p class="ql-block">  考察新密伏羲文化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8—29日,受郑州华夏之源与伏羲山文明研究会杨兴春会长的邀请,开封市地方史志学会顾问韩鹏、副会长李俊东、新密籍专家禹书敏等一行,系统地考察了当地新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和伏羲山文旅开发景区建设情况。</p><p class="ql-block"> 韩鹏一行通过深入考察,对新密之地的新旧石器遗址、伏羲山文旅景区开发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与新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相互切磋和彼此交流,大家在黄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定位,燧人氏、弇兹氏、伏羲氏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归纳起来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黄河在下游首端孕育了华夏先民。</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一直把黄河,认作是自己民族产生的母亲河。黄河母亲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人、人类。这个最早的人类,就是华夏原始先民,也是华夏民族最早的雏形。黄河全长有五千多公里,到底华夏原始先民最早产生在黄河流域的那个地段?最早在哪个地段创造了太极、和合文化?如何界定华夏民族产生的人类概念和历法依据?这都涉及华夏民族探源需要解决的重大根本性问题。</p><p class="ql-block"> 黄河中下游结合部郑州荥阳、新密一带,作为华夏民族直系先祖居住地,作为华夏原始先民的孕育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历代定位依据。此类创世问题不解决,空谈黄河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探索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失去了研究和判断的根本基础。</p><p class="ql-block"> 二、黄河下游贯通的时间与地点问题。</p><p class="ql-block"> 国内主流观点认为,黄河上中下游全线贯通的时间,距今约有10—1万年的历史。其中,最近的时限大约为一万年。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与中国地势的三个阶梯线划分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中黄河下游的地理位置,是在郑州荥阳桃花峪与中国第三阶梯线交叉位置,也是与中国第三阶梯线相契合的荥阳、新密南北一线。</p><p class="ql-block"> 新密的东部一带,为黄河下游冲积性平原;中部一带,为土丘性阜陵地貌;西部一带,为石质性高山形状。新密具备了上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与“海”之间,彼此结合部的地貌特色和地质特征。国务院关于郑州荥阳桃花峪东部地区,为黄河下流域的地理定位,为科学探索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p><p class="ql-block"> 三、新石器时代的燧人氏是伏羲先祖。</p><p class="ql-block"> 距今10—1万年前,是新旧石器交替时期,也是世界范围内的第四季冰川进入尾声,大量冰雪融化时期。它们都是构成黄河上中下游河道产生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初期,旧石器时代的燧人氏,已逐步转变为新石器时代的燧人氏,并在大约距今8千年前后,繁衍了伏羲氏族。因此,新旧石器时代的燧人氏与同族弇兹氏,理应是伏羲氏族的直系先祖。</p><p class="ql-block"> 四、新密新石器遗址是燧人氏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一万年前,黄河上中下游贯通于郑州荥阳桃花峪、新密伏羲山南北一线。这里是上古时期东海的西海岸之地,也与距今1万多年至8千多年前,居住新密李家沟的新石器时代燧人氏遗址,在历史年代上相吻合;与新密溱洧二水、双洎河流域,考古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燧人氏居住地遗址互为印证;与新密、荥阳弇兹氏索(须)女、素(织)女居住的索水、须水、织机洞、洛泉、伏羲山、弇(金)水、索城、洛河庙、老奶奶庙等,在地理上互为支撑。</p><p class="ql-block"> 新密考古发现的多处新石器遗址,印证了郑州荥阳、新密是距今1万年前后,燧人氏男系、弇兹氏女系的共同居住地。具茨山发现的星象图、八卦图、大足迹、风后岭等文化遗迹表明,新密等地是伏羲先祖燧人氏、弇兹氏、大足(人)氏、华胥氏,最早产生和居住的故土家园。</p><p class="ql-block"> 五、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是一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的根本源头,始于伏羲创造的太极、一元文化,而不是所谓的二元、或多元文化。这是华夏民族创世文化的一个重要和根本特色。</p><p class="ql-block"> 华夏民族的创世文化,肇始于伏羲通过爻符“一画开天”创造的天阳文化,也大致在毛主席所言“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创世神“盘古”“伏羲”时期。在天地、阴阳两仪未分之前,被称作太极时期,也是伏羲肇始太极文化的一元之始时期;其后,天地两分的阴阳文化,源于太极和合的一元文化,是二元、多元文化的开始时期。</p><p class="ql-block"> 道生太极、天一,太极、天一生天地、阴阳二仪,天地、阴阳二仪生天地人三才;天地人三才生人文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所以,伏羲创世历史文化的始点是太极、天一,是一元文化,不是二元、或多元文化。二元、或多元文化,是太极一元文化繁衍的次生文化,不是根本性的始点文化。这是对华夏民族创世史观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两者不能混淆、或被颠倒。</p><p class="ql-block"> 六、伏羲是人类创世史上的第一始祖。</p><p class="ql-block"> 人、人类的产生,是伏羲、女娲孕育,并通过伏羲创造太极文化启蒙教化的结果。伏羲生子有教,以文化人,是把古猿人育化为人、人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而伏羲最早孕育的人、人类,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原始先民。他们由伏羲、女娲所生,也由伏羲、女娲所化。进而,创造了具有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人、人类。由此,告别意识、思维混沌的古人类,或称古猿人时期,成为了最早的人、人类。人、人类产生的时间,大致在新石器早期的8—7千年前后。</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人、人类产生的历史年代所限,人、人类产生的文化史,应该没有超过1万年以上的可能性。这也与古籍记载、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合婚”“造人”的历史年代大体上是一致的;与居住郑州荥阳织机洞、索须河,新密李家沟、双洎河流域的新石器遗址,以及燧人氏、弇兹氏的历史年代、地理脉络也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通过神话传说、讲述历史故事、人文地名等方法,是传承伏羲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延续华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p><p class="ql-block"> 但它仍不足作为以上古历法法则、科学规律印证伏羲创世历史源头的可靠依据。必须从历法科学的角度,探索华夏文化产生的历史源头问题。而新密的伏羲山、溱洧二水、双洎河、李家沟、具茨山等新石器遗址、燧人氏、弇兹氏居住地、及后裔伏羲文化,完全可以从考古年代、历法定位、科学论证等多种角度,破解华夏文化、文明的孕育地、发源地和源头问题。</p> <p class="ql-block">新密李家沟民间供奉的伏羲道观。</p> <p class="ql-block">新密伏羲山山门合影</p> <p class="ql-block">黄河冲积下游平原图</p> <p class="ql-block">新密伏羲山地处索须河、溱洎河之间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