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班美工区游戏——木工胶枪

高诗涵_

<p class="ql-block">木工胶枪活动远不止是“把东西粘起来”,是一个融合了动手操作、科学探究、艺术创造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游戏。</p>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p class="ql-block">认知与科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材料特性的探究: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了解胶枪(热熔胶)作为一种粘合剂的独特属性——加热后为液态、具有粘性,冷却后迅速凝固为固态。对比胶水、双面胶等其他粘合材料的异同,初步建立“材料与功能”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物理经验的积累: 在操作中,幼儿会无意识地接触到“热与冷”(胶枪头的温度、胶体的状态变化)、“固体与液体”(胶棒的形态转变)、“粘性与摩擦力”(如何粘得更牢固)等物理概念。</p> <p class="ql-block">‍动作与身体发展:</p><p class="ql-block">· 精细动作发展: 使用胶枪需要双手协调配合:一手稳定胶枪,一手按压推杆;同时需要精准控制出胶量、胶的走向和位置。这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手腕力量和手指的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艺术与创造素养:</p><p class="ql-block">· 从平面到立体的建构: 胶枪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粘合手段,使他们能够突破平面创作的局限,轻松地将木片、纽扣、雪糕棒等零散材料组合成复杂的立体作品。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设计与审美表达: 幼儿在观察展示图、构思和创作自己的“建筑”或“装置”时,是在进行完整的艺术创作。他们需要考虑造型、结构、平衡、对称,甚至色彩搭配,这是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p> <p class="ql-block">· 成就感与自信心: 当一块块零散的材料最终变成一个稳固而立体的作品时,幼儿会体验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是建立自信心的途径。</p> 有效策略 <p class="ql-block">材料策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基础材料:</p><p class="ql-block"> · 胶枪与胶棒: 选择儿童安全型无线充电低温胶枪、提供多种颜色的棒冰棍,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幼儿的选择性。</p><p class="ql-block"> · 被粘合材料:</p><p class="ql-block"> · 天然材料: 不同形状的木片、木块、树枝、松果、石头等。</p><p class="ql-block"> · 结构性材料: 小木棍、冰棒棍、切割好的小木条,为立体建构提供可能。</p> <p class="ql-block">· 材料的呈现方式:</p><p class="ql-block"> · 分类摆放: 将材料按类型、大小分类,放在敞口的分割托盘中,既美观又能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取放习惯。</p><p class="ql-block"> · 提供“半成品”与“范例”: 提供一些简单的连接范例(如如何用胶枪将两根雪糕棒垂直固定),或一些未完成的半成品结构,可以启发思路,降低入门难度,支持幼儿的“最近发展区”。</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语言和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 “我注意到你非常耐心地在等胶冷却,这样的动作让你的作品更牢固了!”</p><p class="ql-block">‍ · 示范关键技巧。“你看,像这样把胶涂在接触面上,而不是只点一个点,可能会更牢固哦。”</p><p class="ql-block"> · 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刚才我们试了两种方法,你觉得为什么用木条在后面支撑一下,它就更稳了呢?”</p> <p class="ql-block">通过有目的地提供低结构、高开放性的材料,创设安全且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并运用聚焦于思维过程而非结果的指导语言,激发幼儿好奇心、创造力,在操作与探索中的自然生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