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家国情怀】,烈火燃烧·金刚怒目,一一重读《烈火金刚》

天行健

<p class="ql-block">美篇名/天行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834191</p> <p class="ql-block">金钢怒目,只为降伏恶狼</p><p class="ql-block">烈火燃烧,方有涅槃凤凰</p><p class="ql-block">刘流的长篇小说《烈火金钢》出版于1958年,讲的是八路军排长史更新掩护主力都队转移时负伤、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滹沱河下游的桥头镇</span>村民救治,然后和地方干部群众一起,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英勇的冀中军民并未屈服于敌人的残暴,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我重新翻开《烈火金刚》的那一刻,仿佛重燃起我少年时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的热情,“烈火金刚”那四个粗犷有力的大字不只是书名,更像是一句呐喊,从历史深处传来,唤醒了我对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的敬意。小说语言通俗,有极强的故事性,小说中刻划的主要人物,给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较强的艺术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小说里的史更新、肖飞、丁尚武、孙定邦等人物充满传奇性,具有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也被我们五十多年前小读者称为“四大金钢”。重新读来,这“四大金刚”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符号,而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普通人。他们也会受伤,也会疲惫,但只要枪声响起,便立刻挺身而出。最让我难忘的是肖飞,他像风一样来去无踪,智取情报时的冷静果敢,简直像是从武侠世界走出来的侠客。而丁尚武在芦苇荡设伏的那一夜,月光下伏击敌军的画面,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反观何大拿、解文华之流,为了私利出卖同胞,他们的背影在烈火中扭曲变形,愈发衬托出英雄灵魂的挺拔与光辉。</p><p class="ql-block">我忽然明白,所谓英雄,并非天生神勇,而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奔跑的样子,不是为了成为英雄传奇,只是为了守护身后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肖飞是八路军的侦察员,又是“独往独来”的侦察英雄,其行事风格和革命精神成为我们当时(60年代)少年心中的英雄符号。书中写他活捉解二虎,救了楞秋;写他夜闯桥头镇,搭救被捕的妇女;又写他为救治重伤的史更新伪装成商人独自进城买药,智擒何世昌父子,巧取贵重药物,在敌人的身边来去自如,踪影飘忽,写他在后来的斗争中屡立战功,显示出一个八路军战士的大智大勇,表现出他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对革命无限热爱和忠诚......</p> <p class="ql-block">丁尚武也是一个勇敢顽强、机智多谋的革命战士的形象。田耕、齐英、孙定邦等也都各有特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人物所构成的英雄群体,却真实地展现了在艰难曲折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英雄军人和民众体现了他们自觉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令我难忘的是《烈火金刚》中史更新排长的日记片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是活的绿洲,我是宝藏的原野,我的名字叫做五谷之乡……黎明前的黑暗啊,你有几时的笼罩,看我愤怒的火焰光芒万丈,要把你层层冲破,迎来新中国的曙光。”</span>这段文字在我的文章里多次引用,所以我记得的时间很长。</p> <p class="ql-block">《烈火金刚》里有意思的情节:伪军中队长刁世贵最初以暴力胁迫小凤,但当金月波用民族大义说服他后,刁世贵最终率部配合八路军作战,形成“汉奸回头”的戏剧性转折。日本兵武男义雄因家人被杀产生厌战情绪,藏匿于田大姑家。被游击队救出后,他目睹战友牺牲,最终选择投奔八路军,成为反战的重要角色。 ‌</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流用评书般的章回体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回结尾都“挽上扣子”,让我看了上一回忍不住翻看下一回。特别是肖飞的传奇经历,既有现实的根基,又带着武侠的豪气,读来酣畅淋漓。在我看来,小说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讲述,像老爷爷坐在院中,摇着蒲扇,把故事一点点说给你听......</p> <p class="ql-block">刀光与枪火交织的战场上,八路军战士有人倒下,有人继续冲锋。长刀挥舞如电,枪声撕裂长空,每一步都踏在生死线上。地上的身影静默无声,却比任何呐喊都更震撼人心。这场面没有胜利的欢呼,只有沉重的呼吸和未熄的斗志。</p> <p class="ql-block">战争从来不是浪漫的史诗,它是血淋淋的现实,是无数的军民用生命换来的黎明。重读《烈火金刚》,不仅是对抗战岁月的回望,更是一场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深刻对话。这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段用血与火写就的民族记忆。</p><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枪声与呐喊。《烈火金刚》让我看到的,不只是战争的残酷,更是人性的光辉。那些民兵、游击队员、普通百姓,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只为一个简单的信念:这片土地,不容践踏。今天的我们,走在和平的阳光下,更不该忘记,那曾燃烧过的烈火,那曾挺立如钢的脊梁。</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珍爱今日之和平</p><p class="ql-block">当牢记那时的烈火与金钢</p> <p class="ql-block"> 图片/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 正文/1681字</p><p class="ql-block"> 2025.10.22于浙江台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