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黛玉在贾府住着觉得委屈?

小平

<p class="ql-block">按理说贾府里有很多人都对黛玉很好,那为什么林妹妹还会觉得贾府的日子难熬,甚至写下“<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一年三百六十风刀霜剑严相逼</b>”这样的句子呢?到底是什么人在薄待林妹妹?</p><p class="ql-block">这里说一件小事,大家就明白了。有一次,史湘云进府的时候,听说黛玉把自己给宝玉做的扇套剪坏了,气得湘云当着袭人的面说了黛玉几句。可是这件事情是黛玉的错吗?这都是袭人跟史湘云说的,袭人说,让宝玉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她就拿过去给那一位看,不知怎么就惹恼了林姑娘,把扇套子绞了两段,可事实上黛玉剪的是扇套子吗?</p> <p class="ql-block">原文明明说的很清楚,黛玉剪的是自己给宝玉绣的香囊。原文写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她做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宝玉见她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span></p> <p class="ql-block">这段描写是第三方的视角,也就是通灵宝玉的视角,立刻就把袭人的谎言拆穿了。</p><p class="ql-block">那湘云给宝玉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扇套</span>呢?那都是宝玉自己不小心被府里的小厮们抢走了。当时小厮们上来讨赏,把宝玉身上的荷包扇囊等佩戴之物全部抢走。要不是宝玉提前把黛玉送的香囊藏在怀里,恐怕黛玉的香囊也保不住了。湘云是宝玉的亲戚,她的针线活自然可以送给宝玉当礼物。但这些东西被小厮抢走就很离谱了,属于宝玉自己的严重失误。可宝玉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一堆东西里有湘云送的扇套,这才冒冒失失的把东西弄丢了。宝玉属于无心之失。</p> <p class="ql-block">但袭人就非常离谱了!是她先撒谎说扇套子是外面买来的,所以宝玉才没有重视这些东西。扇套子丢了之后,袭人又去跟湘云说,扇套是被黛玉剪烂了。这关黛玉什么事儿呢?林妹妹啥事儿没干,坐在家里接了一口好大的黑锅,实在是太冤了。袭人冤枉了黛玉还不够,还跟湘云说黛玉很懒。湘云说她既然会剪,那就自己去做,袭人说她才不做呢。老太太说她要养身体,去年一个香袋做了一整年,今年过去半年都还没拿针呢。可是黛玉明明第28回还在做衣服,好端端的又被袭人扣了一口大锅。</p><p class="ql-block">袭人为了讨好王夫人,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在黑黛玉,什么谣都往林妹妹身上推。袭人还说过,林姑娘不是咱们家的,可袭人一个外面买来的丫头,什么时候和贾家成了一家人?到底谁才是那个外人?</p> <p class="ql-block">就是因为有这些小人在背后败坏林妹妹的名声,这才让黛玉一直在贾府找不到归属感,才会让她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外人。可能贾府确实有很多人对黛玉很好,比如贾母比如宝玉,但贾家最大的群体是下人。下人们苛待林妹妹,只要不是太离谱黛玉都不会拿这点小事去叨扰贾母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所有的冷眼。</p><p class="ql-block">袭人对黛玉尚且敢背后造谣,底下的婆子丫头就更肆无忌惮了。这就导致黛玉在贾家底层的名声不是很好,小红就曾经说过林姑娘嘴里刻薄不饶人,要是被她知道自己的秘密就麻烦了。但黛玉是那种喜欢管别人闲事的人吗?她显然不是!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败坏黛玉的名声,让她在贾府的生活如履薄冰呢?</p> <p class="ql-block">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出来,背后指使的人八成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那些支持金玉良缘的主子们,尤其是宝玉的亲妈王夫人,她一直对黛玉的态度就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一方面王夫人非常讨厌黛玉的性格,觉得黛玉对人尖酸刻薄,动不动就对着别人下不来台,另一方面她担心黛玉和宝玉真的发展出什么感情,影响了儿子的经济仕途和前程。</p><p class="ql-block">王夫人是二房的当家主母,她的态度就是贾家下人们的风向标。既然她亲近宝钗远离黛玉,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纷纷卯着劲孤立本就形单影只的黛玉。</p> <p class="ql-block">林妹妹没有父母撑腰,手里也没有多少钱能打赏下人,所以贾府的下人们对黛玉的态度十分敷衍,黛玉根本就使唤不动贾家的下人,即便如此,丫鬟婆子还要在背后议论,说林姑娘脾气大难伺候,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全部扣在了黛玉头上。这一件件小事虽然不起眼,但却让黛玉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个外人,是个连下人们都敢轻视的外人。</p><p class="ql-block">黛玉的敏感多思和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她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女孩子,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在林家过得十分惬意,甚至林如海还专门为她请了个家教。这些东西都是贾家不可能给黛玉提供的。可在黛玉六七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去世了,丧失母亲的林妹妹十分痛苦,慢慢形成了敏感多思的个人性格。之后,虽然黛玉被贾母接到了贾府生活,但她终究是外姓人。</p> <p class="ql-block">除了贾母和宝玉之外,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她当成是自己人,都当她是寄住在贾府的亲戚,跟宝钗的定位是一样的。虽然黛玉在贾府的物质生活过得去,虽然她和宝玉之间产生了一些精神上的羁绊,但贾府像一个巨大的牢笼,黛玉的身边没有一个人能为她的感情穿针引线。所以,她和宝玉的感情一直被压在心底。这对黛玉造成的伤害才是最致命的,在林如海去世之后,十一岁左右的黛玉就正式被贾府收养,但贾府绝不是个正常的生长环境,无论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都一样藏污纳垢。这和冰清玉洁的黛玉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东府的焦大是贾家的老人了,当年要不是他冒死把主子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宁国府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但贾家人是怎么对待这个功臣的呢?他们还是让焦大当了个普通的仆人,对他没有丝毫的尊重之意。</p><p class="ql-block">所以贾府这个地方,既没有爱意又没有温情,有的只是数不清的投机取巧,忘恩负义。</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黛玉也就对人性有了更加独到的见解。黛玉小小的年纪就看破了红尘的是非,明白了在贾府这样的地方,要处处小心步步谨慎。这才有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如果黛玉继承了林家的巨额遗产,那她在贾府的生活肯定会大不一样。因为贾府的下人大多都是见钱眼开见风使舵的货色。只要有钱,在贾府可以过得十分滋润,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轻视手握百万家产的林妹妹。</p> <p class="ql-block">但是,贾家把林家的巨额遗产私吞了,一点儿都没给黛玉留下,这就非常缺德了!拿了钱,又不好好对人家,连给黛玉用的人参都是过期的残次品。最后让黛玉病死在了贾府。</p><p class="ql-block">红楼梦是一本讲究因果的作品,以贾家人这种做派,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从前黛玉咽下的苦果,最终也落到了贾家人的头上,黛玉实在是太让人心疼。原本是打算把外婆家当成避风港的,但贾母的疼惜掺杂了家族利益,王夫人的客气,藏着不待见的疏离,连煎药的婆子都敢偷工减料。这不是黛玉敏感,而是寄人篱下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可黛玉并没有对此产生怨恨,而是依然用真心对待每一个人,所以,她才能成为红楼梦独一无二的女主角,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无可取代的白月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