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奖格归其主

亳州美姐(婷婷)

<p class="ql-block">颁奖台前的绿幕像一片静谧的竹林,映着人们胸前晃动的奖牌。我们站在一起,衣服颜色各不相同,却都写着同一个名字——坚持。那一刻没有对手,只有彼此理解的眼神和笑意。十年磨一剑,谁不是从晨光微露练到夜色深沉?</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的夜晚,风里都带着江湖的气息。站在台前的人,有的鬓角已染霜,有的脸庞还透着少年气。可当奖牌挂上脖子,证书握在手中,所有人眼里都亮着一样的光。那不是聚光灯的反射,是多年苦修终于被看见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站在最中央的位置,像一幅定格的画卷。左边那位穿深蓝武服的老者,曾因膝盖旧伤几乎告别赛场;中间的年轻人,是从边陲小镇一路打上来的黑马;右边的姑娘,赛前发烧到39度,却坚持完成了整套拳法。他们不说过往,只笑着望向前方,仿佛一切风雨,都不过是热身。</p> <p class="ql-block">那个穿黑衣的男人高举右手,像一柄出鞘的刀。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情绪,可眼角微微泛光。我认得他——五年前在成都的交流赛上,他输给了一个比他小十岁的选手,赛后蹲在角落默默卷绷带。如今他终于站上了属于他的位置,不是冠军也无妨,这份坚持本身,已是胜利。</p> <p class="ql-block">领奖台不高,但每一步都走得不易。有人穿着旧款武服,缝补过的痕迹藏在袖口;有人脚上贴着厚厚的肌贴,站得笔直。他们手中那张证书,或许在外人眼里只是一纸荣誉,可我知道,它压过多少个失眠的夜,撑过多少次想放弃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第一、第二、第三,数字分明,可笑容同样灿烂。金牌得主紧紧抱着证书,银牌和铜牌的两位却主动靠向他,三人肩膀挨着肩膀。台下有人喊:“明年再来!”他们齐声回应:“一定!”这哪是终点?分明是另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一袭白衣的女子与红衣男子并肩而立,她手中的奖牌还带着体温,他手里的证书被风吹得轻轻翻动。他们不是情侣,也不是同门,只是在这场比赛中彼此鼓励过的陌生人。此刻却像老友般自然地站在一起,合影留念。原来江湖不远,就在这一笑一握之间。</p> <p class="ql-block">7号场地还在激战。那位老者一招“白鹤亮翅”舒展如松,动作沉稳却不失锋芒。观众席上有人小声议论:“这年纪还能打出这气势?”可练武之人从不论年纪,只问心是否还热。他收势时,全场掌声雷动,仿佛不是比赛结束,而是一段传奇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赛场边,两人并肩而立。一个手持长棍,笑容爽朗;另一个虽提着购物袋,武服上的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们不是决赛选手,却同样骄傲。一个说:“打完了,终于可以买点纪念品。”另一个笑:“袋子上印个‘武’字,回去也能当收藏。”原来热爱,不止于胜负,也藏在这些细碎的欢喜里。</p> <p class="ql-block">典礼结束后,我们在舞台旁合影。她穿黑衣,我穿蓝衣,奖牌挨着奖牌,证件挂绳缠在一起。没人指挥站位,可我们自然地靠近,像多年战友。她说:“没想到真能来。”我说:“可你一路都挺过来了。”风把横幅吹得鼓动,像在为我们鼓掌。</p> <p class="ql-block">三人合影时,黑衣、蓝衣、白衣站成一排。他们来自不同门派,说着不同方言,可此刻的笑容毫无隔阂。奖牌在胸前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某种无声的盟约——武者之间,本就不需多言。</p> <p class="ql-block">四位红衣少女齐刷刷摆出起手式,动作整齐如一人。她们是团体赛冠军,最小的才十四岁。台下有教练悄悄抹眼泪,而她们只顾笑着比出胜利的手势。青春就该这样,热烈、张扬,带着一股不怕输的劲儿。</p> <p class="ql-block">灯光洒在她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她们的动作定格在空中,仿佛时间也为之驻足。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武术不只是对抗,更是一种表达——用身体诉说信念,用姿态传递尊严。</p> <p class="ql-block">那个小家伙站在“1”的位置,双手高举,笑得像个征服世界的国王。他才6岁,武服宽大得像是借来的,可那股劲头,谁看了都会心生敬意。他妈妈在台下举着手机,一边录一边哽咽:“他每天五点起床练功,从没喊过累。”</p> <p class="ql-block">穿红运动服的男人站在背景板前,胸前奖牌闪着光。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只是个普通上班族,利用午休和周末练了八年。他说:“我不是天才,但我没停。”这句话轻飘飘的,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五个人站在台上,颜色斑斓如彩虹。有人穿红,有人穿白,有人衣服上绣着虎头,有人背后写着“道”字。他们互不相识,却因一场赛事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与见证者。合影时,有人喊:“咱们也算江湖一遇!”众人哄笑,笑声穿透场馆,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五位获奖者手持证书,做出胜利手势。台下有孩子指着他们说:“妈妈,我也想上去。”那一刻,胜负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因你而心动,想踏上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站在横幅前,像一支归营的队伍。他们穿着统一的武服,奖牌成串,笑声成片。有人搂着肩膀,有人比着剪刀手,还有人调皮地做了个“飞檐走壁”的动作。这哪是颁奖?分明是一场久别重逢的庆功宴。</p> <p class="ql-block">同一群人,换了站位,换了角度,笑容却依旧真挚。有人侧身看向同伴,眼里满是感激;有人望着镜头,仿佛要把这一刻刻进记忆。照片会泛黄,但这份喜悦,早已扎根心底。</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观众席前合影,背景是涌动的人潮和闪烁的镜头。中间的白袍男子是本届太极项目的评委,两侧的女子是志愿者,全程奔波在赛场内外。他们不是获奖者,却是这场盛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笑容里没有遗憾,只有参与其中的满足与荣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