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上《角的分类》,我没一上来就讲定义,而是提前让孩子们带了活动角和量角器,一上课就让他们自己玩——把活动角张开、合拢,边动边观察“角变大变小的时候,两条边怎么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个孩子突然喊“老师,我把角张开成一条直线了!”,我赶紧抓住这个点,让他举起来给全班看,顺势引出“平角”;后来又有孩子把两条边叠在一起,说“这时候角好像没了”,我就趁机讲“周角”,比我干巴巴念概念管用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间我还拿了个时钟模型,拨到3点、6点、9点,让他们看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孩子们一下子就反应过来“3点是直角”“6点是平角”,连平时对数学没兴趣的孩子都凑过来拨时钟。最开心的是,后来让他们给不同的角分类,好多孩子都能拿着量角器,边量边说“这个比90度小是锐角,那个比90度大比180度小是钝角”,还能指着自己画的平角说“这是两个直角拼起来的”,说明是真懂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过也有点小疏漏,就是讲周角的时候,有个孩子问“周角和射线有啥不一样”,我当时没展开说,就简单说了句“周角有两条边”,后来下课他还追着问,下次得提前准备个纸条,把纸条一端固定,另一端绕一圈,让他们直观看到周角是两条边重合,不是只有一条射线,这样就更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