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佛学的意义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苦: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作诱饵,来使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p><p class="ql-block">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因此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人生的“苦”。同时,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苦”和“烦恼”的解释,也就是我们的第一部分内容。既然“烦恼”和“苦”都是自然选择机制给我们的幻觉,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或者摆脱呢?冥想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冥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要讲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冥想|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就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现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非常流行冥想,Google 公司都专门给员工设立了冥想室。</p><p class="ql-block">当然,内观冥想可不仅是为了休息,也不是陶冶情操,内观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p><p class="ql-block">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而在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而单纯的专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洞见。</p> <p class="ql-block">空|对于“色即是空”,书中的解释是,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因为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东西是虚幻的,而且你确实能退出。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就详细地说一说。</p><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p><p class="ql-block">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p> <p class="ql-block">1.进化设定快乐很短暂,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这是人生的“苦”。同时,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p><p class="ql-block">2.无论是强烈的感情、还是一般想法,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而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p><p class="ql-block">3.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