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伊犁州STEM视域下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在新源县第三中学成功举办</h5> <h1> 2025年10月10日下午,由伊犁州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的《STEM视域下高中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的策略》专题培训,在新源县第三中学学术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玉彬主任担任主讲专家,旨在深化我伊犁州高中教学改革,推动跨学科融合,全面提升教师在项目化学习(PBL)领域的教学设计能力。伊犁州教育局师训部孙西洋主任出席活动并致辞,新源县及各周边地区高中学校的教育管理干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多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共同聆听这场前沿的教育理念盛宴。</h1> <h1> 活动由新源县教育教学研究室朱坤萍老师主持。朱老师首先介绍专家张玉彬教授的相关情况,伊犁州教师培训部孙西洋教授情况。然宣布讲座开始。新源县第三中学党支部书记连新宇、校长杨波、副校长李加强出席启动仪式。</h1> <h1> 在随后的专题讲座中,张玉彬主任以《STEM视域下高中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的策略》为题,作了一场内容丰富、启发深刻的学术报告。</h1> <h1> 张主任从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切入,深入阐释了STEM教育的整合性本质与项目化学习(PBL)的核心价值。他强调,STEM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一个完整的项目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经历发现问题、规划方案、协作探究、创造成果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h1> <h1> 围绕“如何有效设计”这一核心,张主任系统分享了四大实践策略:</h1> <h1> <b><font color="#ed2308">“真问题”驱动策略</font></b>:项目的设计起点必须是能激发学生持久探究兴趣的、源自真实世界的问题。他以“如何为校园设计节能方案?”“如何评估并改善本地某条河流的水质?”等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学科知识无缝嵌入到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中</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跨学科深度融合策略</b>:他重点讲解了如何找到不同学科在项目中的“连接点”与“贡献点”,实现真正的学科融通。例如,在一个“设计智能书屋”的项目中,可能涉及物理学的结构承重、数学的空间几何计算、语文的项目文案撰写以及通用技术的模型制作,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过程性评价引领策略</b>:张主任特别强调了评价改革对PBL成功实施的重要性。他介绍了项目计划书、团队协作观察表、阶段性反思日志、成果展示答辩会等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引导教师从单一的知识结果评价,转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评价。</h1> <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果导向的输出与反思策略</b>:一个完整的项目必须要有可视化的成果和深度的反思。张主任鼓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制作实物模型、撰写研究报告、举办展览、进行公开演讲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通过复盘反思,将项目经验内化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可迁移的关键能力。</h1> <h1> 整场讲座,张主任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具实操性,案例鲜活,语言风趣,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不断,为与会教师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视野。</h1> <h1> 伊犁州教师培训部孙西洋主任对高中文化课的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相关的要求:</h1> <h1> 高中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门学科的课堂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个单元。</h1> <h1> 高中文化课课堂教学设计由五个基本环节:<div> <font color="#ed2308"><b>一、 项目概述</b></font></div><div><div><font color="#ed2308"><b> 二、 核心概念与学习目标</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 三、 驱动性问题</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 四、 项目实施过程,包含五个阶段。</b></font></div><div>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与问题测试或者需求分析(1课时),包含情境导入与提出挑战、知识预备(或者参与者分析,活动设计,资源分配);</div><div> 第二阶段:工核心知识建构与实验探索(据情设计课时数)。</div><div> 第三阶段:模型应用与成果创新,包括任务驱动、成果要求等;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展示交流</div></div></h1><h1> <font color="#ed2308"><b> 五、教学反思:介绍优势与提战。</b></font></h1> <h1> 孙西洋教教授指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探究),在学中做(实践),努力实现<b>“师为中心”</b>向<b>“学为中心”</b>转变,实现<b>“教教材</b>”向<b>“用教材教”</b>转变。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出让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教师闲下来。</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font></h1> <h1> 最后,孙西洋主任对张主任的讲座给与高度评价。孙教授指出:张玉彬教授的讲座,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和扎实的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阶段开展项目化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核心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行动路线图。<div> <b> 一、核心理念: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范式转变;</b></div><div><b> 二、核心策略:构建“四位一体”的设计框架;</b></div><div><b> 三、教师角色:从“讲授者”到“设计师与引导者”。</b></div><div> 张教授最后指出,成功的STEM视域下高中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和讲授者,而应转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师、探究过程的引导者以及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这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理解力、项目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与学生学习共同体。</div><div> 张教授的讲座深刻揭示了STEM视域下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与价值,其提出的策略体系为高中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推动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关键能力,迈向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div></h1> <h1> 本次专题培训组织有序、内容充实,有效提升了我州高中教师对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的理解与认识,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学习解决了他们在项目设计中的诸多困惑,获得了丰富的灵感与实用的工具,对未来的教学创新充满了信心。</h1> <h1> 我们坚信,这次在新源县第三中学播下的教育创新种子,将在伊犁州广大教师的悉心培育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推动伊犁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蓬勃力量!</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伊犁州教师培训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