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寒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露水更浓,即将凝结成霜,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p> <p class="ql-block">智慧的古人,将这份细致的观察,总结为“寒露三候”:</p><p class="ql-block"><b> • 一候鸿雁来宾 </b></p><p class="ql-block">成群南飞的鸿雁,提醒我们阳气已大幅收敛,是时候为身体储备能量了。 </p><p class="ql-block"><b>•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b></p><p class="ql-block">古人浪漫地认为雀鸟会潜入海中变成蛤蜊,喻示天地间阴气渐盛,万物的气息都开始潜藏。 </p><p class="ql-block"><b>• 三候菊有黄华 </b></p><p class="ql-block">此时菊花普遍开放,菊花“得金水之精,能益金水之脏”,润肺补肾,提示我们润燥养阴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这三候的演变,正指向了秋冬养生的一大主题——进补。</b></p> <p class="ql-block">然而,很多人的进补之路却问题重重:食用滋补品后,不仅没有感受到精力充沛,反而出现了上火、腹胀、食欲减退甚至失眠等不适。 这并非进补本身有误,问题往往出在脾胃。</p> 脾胃不通,补药无效 <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p><p class="ql-block">它如同一个运转良好的灶台,只有灶火充足、通道顺畅,才能将食物与补品的精华有效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气血能量,滋养全身。</p> <p class="ql-block">可是经过长夏的湿气困扰、夏季冷饮的侵袭和节假日的饮食放纵,很多人的脾胃已经疲惫不堪,运化功能减弱,体内容易积聚“湿浊”。</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会发现: </p><p class="ql-block">胃口变差了,吃一点就感觉堵得慌; </p><p class="ql-block">大便总是不爽利,黏黏腻腻冲不净; </p><p class="ql-block">整个人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容易累; </p><p class="ql-block">孩子动不动就感冒,老人总觉得手脚冰凉。</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脾胃本身已疲惫虚弱、运化乏力,盲目投入滋腻的补品,无异于向一个已接近饱和的系统中强行加压,其结果自然是虚不受补,越补越堵,反而加重身体负担。</p> <p class="ql-block">因此,寒露时节的到来,其真正的养生要义并非即刻开启大补模式,而是为秋冬进补做好前置准备——给脾胃做一次“大清扫”,先清后补,为冬令进补扫清障碍,打通道路。</p> <p class="ql-block"><b>而清扫的关键,就在于健脾祛湿。</b></p> 寒露食养 <p class="ql-block">药补不如食补。通过日常饮食来温和调理,是养护脾胃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以下为您推荐几道源自经典的健脾药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p> <p class="ql-block">【组成】山药500克,粟米(小米)250克,杏仁500克(去皮尖),酥油适量。 【制法】先将粟米炒熟,研成面;再将杏仁炒令熟,研碎,二物合拌匀。另煮山药熟,去皮作泥。晨起用滚开水冲调杏仁粟米面6~10克成汤,放入山药及酥油调匀,亦可加糖少许。</p><p class="ql-block">【服法】晨起空腹食之。 </p><p class="ql-block">【功用】补虚益气,温中润肺。主治肺脾两虚之久咳气喘,而无寒热之邪相挟者。</p> <p class="ql-block">养脾胃,古人留下的最经典食疗,就是四神汤。“神”并非玄虚,而是指能安神定志、强健体魄。 </p><p class="ql-block">【组成】山药、茯苓、莲子、芡实各30克(可去中药房购买晒干切片),可配大米100克同煮。 </p><p class="ql-block">山药:健脾益气,固肾涩精;</p><p class="ql-block">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宁心;</p><p class="ql-block">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p><p class="ql-block"> 芡实:健脾祛湿,益肾止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法】所有食材洗净,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至食材软烂即可。 </p><p class="ql-block">【服法】煮制成粥,温热服食。 小朋友可调淡一些,帮助健脾消食。 </p><p class="ql-block">【功用】这四味合用,既能健脾化湿,又能固肾益精。性质平和,适合长期调理,尤其针对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体倦乏力等脾虚湿盛症状,对老人小孩均适用,是秋冬进补前“打基础”的绝佳选择。坚持喝上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常能发现:大便规律了,胃口好了,感冒也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