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

🌈happy~

<p class="ql-block">  治疗行为可以理解为母婴关系过程的精细化加工。正如没有婴儿就没有母亲这回事一样,没有患者就不会有医生,没有来访者就没有治疗师,没有被分析者就没有分析师。关系是培育发展的一个媒介。治疗师或分析师就像处于原始母性先占状态的奉献性母亲一样。她会关注和患者的沟通,对仇恨、友爱、焦虑、满足或色情的内容保持其潜在的平等对待和接纳。治疗师接着把这些内容转化为思考领域的内在过程,比昂把它称为"沉思"(reverie)。"这种心灵状态是开放的,可以接受来自所爱客体的任何'客体'从而能够接受婴儿的投射性认同,无论这些内容被婴儿感觉为好的还是坏的……母亲的沉思能力此时被认为是无法与满足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依赖性相分离的。"比昂指出了克莱因投射性认同理论的一个方面,婴儿会投射其精神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把他的坏感受返回 </p><p class="ql-block">投射进入好乳房中,在好乳房中这些坏感受得到调整,然后这些坏感受以能够忍受的形式被再次内摄。从这个理论出发,比昂提出了人类互动的"容纳者一被容纳者" (container-contained)。他认为母亲及其乳房是"容纳者",在其中有被投射的客体,它们被称为"被容纳者"。被容纳的客体通过母亲的 (阿尔法)功能得到代谢,阿尔法功能是沉思状态的过程特点。婴儿会认同容纳的功能,也会认同作为客体的容纳者。容纳者一被容纳者的理念运用到分析情境时就给分析师提供了一个模型来处理患者的投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