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谷子

<p class="ql-block">清晨锻炼,见墙根的爬山虎褪了绿,风卷着几片红叶子落在脚边,忽然就触到了“人间忽晚,山河已秋”的分量…</p><p class="ql-block">回首七十年,我从乡间田埂到肉联厂的罐头车间,从企业机关办公室到国家政府部门、民企、央企的办公楼,一段段八年的光阴串起来,竟也走成了满径秋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六岁那年,我背着打了补丁的铺盖卷下乡,插队在淮北农村一个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一待就是八年。田埂上的露水浸透裤脚,割麦时镰刀磨破了手,夜里躺在知青点的床上,听着远处的狗吠,心里只憋着股劲:男子汉,得有骨气,要扛得住各种困难的考验。白天跟着老乡插秧、挑稻捆,肩膀压得紫一块青一块;夜里就着煤油灯,和伙伴们凑在一起,幻想着将来回城能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苦日子里也有甜,夏天下河摸鱼烤着吃,秋收后老乡塞来的烤红薯,烫得手直抖,却甜到了心里。这八年,把我从毛头小子磨成了人,八年的农民生活也奠定了我一生能坦然应对各种困难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招工进了国有肉联厂罐头分厂,一干又是八年。第一天进车间,蒸汽裹着肉香扑满脸,流水线“轰隆隆”转个不停,我攥着擦得锃亮的刀具,跟着师傅学剔骨、分装。罐头车间的活儿不轻松,夏天车间里像蒸笼,汗珠子砸在操作台上;冬天洗肉的水冰得手发麻,却没人喊停。从学徒工到技术骨干,我摸清了每道工序的门道,看着一箱箱罐头从车间运走,心里比啥都踏实——这是咱亲手做的,也对得起“国有”这俩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又在国有大型肉联厂任副厂长,仍是八年。从分厂办公室到总厂办公室,肩上的担子重了:管行政要关心工人生活疾苦;管生产,得盯着产品的质量;管经营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得让大伙的日子有奔头。八年来副厂长的椅子我坐了一遍…</p><p class="ql-block">记得有回生产线出了故障,我带着师傅们连熬两夜抢修,车间的蒸汽熏得人睁不开眼,可看着机器重新转起来,工人师傅们松了口气的模样,我知道这厂长没白当。这八年,教会我的不只是管理,更是“责任”俩字的分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调去国家政府部门,又是一个八年。桌上的企业文件换成了政府部门的文件,车间的蒸汽声变成了会议室的讨论声。每天对着政府部门的报表、下基层调研,帮企业解决难题,帮群众协调事儿。记得有回我为一个破产企业的职工反映工龄买断问题,跑前跑后向市长反映情况、对接有关政策,最终,终于解决了群众合理反映的问题,当工人们握着我的手说“谢谢”时,那一刻我明白,不管在工厂还是机关,只要替老百姓办事,就有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人生价值,五十岁辞职去民营企业干了八年,而后又受邀去央企待了几年。民企的节奏快,得跟着市场跑;央企的平台大,更讲规范和担当。不管在哪,我总带着在农村和肉联厂养成的工作习惯:做事要实在,待人要诚恳。在民企时,参与建成一个皖北最大的综合性光彩大市场,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解决再就业的平台,也为政府培育涵养了一个可观的税源;在央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建设项目,建成了一批民生工程。这些年,岗位在变,可骨子里那股“实打实”的劲儿,没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退休在家,整理旧物时翻出个铁盒子:里面有下乡时的工分本,纸页脆得一碰就掉;有肉联厂的工作证,有政府部门的工作证,有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学生证和毕业证;还有组织部的副厂长任职文件、机关的工作笔记,一页页都是日子的痕迹。指尖划过这些旧物件,就像走回了从前:十六岁在田埂上扛麦捆,二十多岁在企业奋斗,三十多岁在厂长办公室批文件,四十多岁在机关写报告,五十多岁在民企、央企干民生工程……</p><p class="ql-block">前几日,往日的老伙计们约着聚了聚,都是两鬓斑白的老头,说起当年的往事,笑得像当年的愣小子。只是席间少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有人走了,有人病了,有人…,就像这秋日的爬山虎,叶子落一片,就空一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傍晚坐在阳台喝茶,看楼下的孩子们追跑打闹,想起自己十六岁下乡时的模样。风把茶香吹远,远处的夕阳把云彩染得金红,像极了肉联厂车间里蒸腾的蒸汽。忽然就懂了,“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不是叹岁月易老,是敬这一路的辗转:从乡间到工厂,从机关到企业,每一段八年,都踩得扎实;从毛头小子到满头华发,每一步都没虚走。</p><p class="ql-block">秋有秋的丰实,稻穗沉了,果子熟了,就像这晚年,虽没了年轻时的冲劲,却多了份心安。那些在田埂上帮过我的老乡,在肉联厂一起扛活的伙计,在机关、企业并肩的同事,还有亲手做过的各项给老百姓带来利益的工程、办过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心里的暖。</p><p class="ql-block">这秋,不冷;这晚,也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