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离娄章句下(第六十二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齐人的故事(之一)</b></h1> <b>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同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b><div><b>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b></div><div><b>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br></b><div><b>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b></div></div> <u> </u>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孟子用这个故事来作《<b>离娄</b>》上下两章的结论,故事趣味化,而具有深意。<div><br></div><div> 孔子和孟子,大家都以为他们永远是板起面孔,一天到晚仁呀、义呀地说教,正如那个画像上的样子,令人望之生畏,不敢看。子夏形容孔子,“<b>望之俨然,即之也温</b>”,看起来威严得很,接近他时却觉得很亲切。颜渊也说:“<b>仰之弥高</b>”,孔子看起来像一座山一样的伟大,巍巍峨峨:“<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b>”,如果一接近他,谈起话来,那真是谈笑风生,和蔼可亲得很。孟子也是这个样子,亲切又幽默。这里,《<b>离娄</b>》上下章的结论,他就来一个大幽默,也说明他一生的出处不肯随俗浮沉。孟子说的这个齐人的故事,实在是绝妙的比喻,寓意深远,不同一般。</div> <u> </u>他说,齐国有一个人,与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似乎蛮风光的。他每天从外面回来时,都是喝的醉醺醺的,肚子吃得饱饱的,还包一些卤肉、卤猪肚什么的,带回来给妻妾两个吃。<div><br></div><div> 妻子有时问起他,又是在哪里喝得这样醉?怎么天天都是这样酒醉肉饱的?这个齐人今天说是某将军请吃饭,昨天又是某大夫请吃饭,明天还有某司徒请吃饭,后天还有某国的使臣请吃饭,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天天请他吃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