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课堂导入:明确家庭责任主题</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本单元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怎样少给父母添麻烦、怎样关爱家人、怎样为家庭做贡献。家是特别的地方,既有大人也有小孩,家庭幸福需要每个成员贡献,大人们要尽责,我们年龄虽小也要尽自己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非常棒!</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今天,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继续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我也有责。</p><p class="ql-block">二、案例呈现:朱晓的家庭责任困惑</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说到“责任”,郑老师班上的朱晓同学,就因为不负责被爸爸批评,他觉得委屈、伤心,给郑老师发了微信留言,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朱晓):老师,您好。我是朱晓。我看到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碌,想为家庭做些贡献、分担家务,于是对爸爸说“爸爸,以后家里的垃圾都由我负责,我一定能倒好!”</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朱晓的想法对不对?对!对在哪里?谁来说?好,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主动为家里分担。</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主动为家庭分担什么?是倒垃圾,这是家务活,对不对?很好。上节课我们说过,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朱晓做得很好,那为什么还会受到爸爸的批评?别着急,我们继续往下听。</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朱晓):可是我倒了一个星期垃圾,觉得又苦又累。下雨天湿漉漉要下去倒,太阳大的时候外面像火炉也要下去倒。那天我正忙着玩拼图,又叫我去倒垃圾,烦死了,怎么家里有这么多垃圾!我不想到了!然后爸爸马上生气地批评我。</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3(学生,模仿朱晓爸爸):前几天你都能很好完成答应的任务,怎么才倒了一个星期就不想干了?如果大人也嫌家务事烦,也可以不做家务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朱晓):我也很苦恼,我也承担了家庭责任、倒了一个星期垃圾,为什么还被批评?老师,您能帮帮我吗?</p><p class="ql-block">三、案例讨论:分析朱晓被批评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同学们,你们说朱晓该不该被批评?该!为什么?谁来说一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因为他自己想承担的事,干了一个星期就不想承担了。</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对,他明明答应的事情却没做好、没完成,所以应该受到爸爸的批评。那如果朱晓的爸爸也和朱晓一样,承担家务事时不想做了,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家里会乱糟糟的。</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还有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家里会很臭很臭。</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啊,你也想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没洗的衣服会很脏。</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声音再大一点。对,会有一大堆没洗的衣服。还有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碗要是没洗,家里碗不多的话就会复用,会变臭。</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对,明白了。从你们的描绘里,我们好像看到了书本46页的两张图,同学们快翻开书本看看。这是家吗?这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所以,没人做家务的话,家会变成“垃圾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承担家庭责任都不能只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坚持到底、负责到底。说得真好,我们都懂了。</p><p class="ql-block">四、实践互动:帮朱晓回复微信 & 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现在谁能替郑老师现场语音回复朱晓?既要安抚他,又要让他明白被批评的原因。谁来说一说?好,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如果你不倒垃圾、不整理,要是爸爸也像你一样不整理,家里会有很多虫子、蚊子,垃圾满地。你爸爸批评你是有道理的,做事不能一时兴起,要负责到底。</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啊!我们来看朱晓的回复。</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朱晓):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原来承担家务不该只凭一时兴起,而是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会评价别人,也要会反思自己。同学们,咱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像朱晓这样的情况?好,赶紧拿出我们的摘星表,一起来评一评。摘星表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力所能及主动做”:如果能主动做家务,就给自己评三颗星;需要提醒才做,或者不做,只能获得两颗……</p> <p class="ql-block">13班“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我也有责”课堂实录</p><p class="ql-block">一、课堂导入(明确主题)</p><p class="ql-block">1. 老师: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少给父母添麻烦、关爱家人以及为家庭做贡献。家是特殊的港湾,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为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大人们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虽然年龄小,但同样有家庭责任要承担。</p><p class="ql-block">2. 学生:非常棒!</p><p class="ql-block">3. 老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的第二课——我也有责。</p><p class="ql-block">二、案例呈现(朱晓的家庭责任困惑)</p><p class="ql-block">1. 老师:提到“责任”,郑老师班上的朱晓同学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他因为没尽到责任被爸爸批评,心里又委屈又伤心,还特意给郑老师发了微信留言。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经历。</p><p class="ql-block">2. 学生(模仿朱晓):老师,您好。我是朱晓。我看到爸爸妈妈每天都特别忙碌,就想为家里做些贡献、分担点家务,于是跟爸爸说“爸爸,以后家里的垃圾都由我负责,我一定能倒好!”</p><p class="ql-block">3. 老师:大家觉得朱晓这个想法对不对?(等待学生回应)对!那他好在哪里呢?谁来分析一下?好,请你说。</p><p class="ql-block">4. 学生:他能主动为家里分担家务。</p><p class="ql-block">5. 老师:没错,他主动承担了“倒垃圾”这件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和我们上节课强调的“主动分担家务”的要求是一致的,做得很到位。既然朱晓想法和行动都没问题,为什么还会被爸爸批评呢?我们接着听他的留言。</p><p class="ql-block">6. 学生(模仿朱晓):可是我倒了一个星期垃圾后,就觉得又苦又累。下雨天要淋着雨下去倒,太阳大的时候外面像火炉一样也得去,特别难受。那天我正忙着玩拼图,爸爸又喊我去倒垃圾,我一下子就烦了,心想“怎么家里总有这么多垃圾啊!”就说“我不想到了!”然后爸爸马上就生气地批评我了。</p><p class="ql-block">7. 学生(模仿朱晓爸爸):前几天你都能好好完成自己答应的任务,怎么才倒了一个星期就不想干了?要是大人也觉得家务烦,也能说不做就不做吗?</p><p class="ql-block">8. 学生(模仿朱晓):我现在特别苦恼,我明明也承担了一个星期的家庭责任,为什么还是会被批评呀?老师,您能帮帮我吗?</p><p class="ql-block">三、案例讨论(分析朱晓被批评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 老师:同学们,结合朱晓的经历,大家觉得他该不该被爸爸批评?(学生齐答“该”)那原因是什么呢?谁来具体说说?</p><p class="ql-block">2. 学生:因为他自己主动答应要倒垃圾,结果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就不想做了,没完成自己承诺的事。</p><p class="ql-block">3. 老师:说得很准确!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答应的事情没做到,这是被批评的关键。那大家再想一想,如果朱晓的爸爸也像朱晓一样,做家务时不想做就不做,家里会变成什么样?请你回答。</p><p class="ql-block">4. 学生:家里会变得乱糟糟的,到处都是杂物。</p><p class="ql-block">5. 老师:哦,还有其他情况吗?</p><p class="ql-block">6. 学生:垃圾堆在屋里会很臭,味道特别难闻。</p><p class="ql-block">7. 老师:啊,你也有补充?请大声说。</p><p class="ql-block">8. 学生:没洗的衣服会堆得越来越多,变得又脏又臭。</p><p class="ql-block">9. 老师:对,还有洗碗这件事——如果碗堆着不洗,家里碗不够用的话可能会重复用,很不卫生,还会发臭。</p><p class="ql-block">10. 老师:从大家的描述里,我们是不是能联想到课本46页的两张图?同学们可以翻开课本看看。那样的环境还像家吗?根本就是一个“垃圾场”啊!所以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承担家庭责任都不能只凭一时兴起,必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到底、负责到底。大家都理解这个道理了吗?(学生齐答“理解”)</p><p class="ql-block">四、实践互动(帮朱晓回复微信+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1. 老师:现在,谁能替郑老师给朱晓回一条语音?回复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安抚他委屈的情绪,二是让他清楚自己被批评的原因。谁愿意尝试?好,请你来说。</p><p class="ql-block">2. 学生:朱晓,你别难过啦。如果家里没人倒垃圾、不整理,爸爸要是也像你一样不想做家务,家里会滋生很多虫子、蚊子,垃圾满地都是,特别脏。你爸爸批评你是有道理的,做事不能只凭一时兴趣,得有始有终,负责到底才行。</p><p class="ql-block">3. 老师:说得真好,既照顾到了朱晓的情绪,又把道理讲清楚了,做到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来看看朱晓听完后的回复。</p><p class="ql-block">4. 学生(模仿朱晓):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原来承担家务不应该只凭一时兴起,而是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p><p class="ql-block">5. 老师:能评价别人的行为,更要会反思自己的做法。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像朱晓这样“答应的事没坚持做到”的情况呢?(学生小声讨论)好,现在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摘星表”,我们一起来给自己做个评价。</p><p class="ql-block">6. 老师:“摘星表”有两项核心内容,第一项是“力所能及主动做”:如果能主动承担家务,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给自己评三颗星;如果需要家长或老师提醒才会做,或者偶尔会偷懒不做,就只能评两颗星……(后续内容因录音未完整呈现暂止)</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对话录(续1)</p><p class="ql-block">一、交流“难以坚持做家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啊,那评两颗星的同学,是遇到什么情况了呢?你想说,来。</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因为有时候活太多了,忙不过来,或者很烦的时候不想做。</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既有心情的影响,又有时间上的冲突,是吧?能明白。还有吗?这次想分享的同学,请你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就是有时候回家的时候,已经看到扫地机开始洗地了,就不用我做了。</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有智能工具来帮忙了,这也是一个原因。你还有补充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有的时候生气了,就不想做;还有的时候回家太晚,妈妈叫我做,可我想睡觉了,也不想做。</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能明白,能明白。是啊,“坚持做家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郑老师课前做了个小调查,其实不只是你们,我班上也有同学有这种困扰。我们来看调查结果:在“做家务能否长期坚持”这一项里,只有13.2%的同学总是能坚持,还有86.8%的同学,总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没法坚持完成家务。</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具体有哪些困难呢?有刚才同学说的时间不合理,比如想睡觉、和学习玩耍冲突;还有智能工具代替了家务、家务工具使用不熟练怕受伤、力气不够等等。难道因为这些困难,我们就不用完成家务了吗?可不可以?</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昨天咱们一起填写了“家务承诺书”,现在请大家把它拿出来。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在“能坚持家务”这一项给自己评了3颗星。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内讨论:你坚持做过哪项家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用了什么方法坚持完成的?四人一小组,讨论开始。</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3(学生,小组互动):哎,你们桌子这样摆不对,人家都正常放的,赶紧调过来。咱们要合作的东西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4(学生,小组互动):嗯,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5(学生,小组互动):他们在我们小桌这边折衣服呢,还有剥蒜、包饺子。</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好,时间到。看同学们讨论得都很激烈,现在有没有谁想上来分享分享?谁来?来,请你,真棒,很自信。</p><p class="ql-block">二、分享“坚持做家务”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坚持洗鞋子,过程中遇到个困难——洗鞋子的工具太大,塞不进鞋子里面,刷不到里面的脏东西。</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明白,那你后来怎么解决的?</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然后我就耐心找,最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小工具来擦鞋。还有,肥皂每次用都得沾水才能起泡沫,我就直接沾水刷,刷完再用刷子涂均匀,泡在水里冲干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太棒了,真是家务小达人!只有真正坚持去做,才会掌握这么多技巧,对不对?来,把掌声送给她。大家发现没有,这位同学在坚持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寻找方法和技巧,特别好。还有谁想分享?来,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坚持洗碗,有时候碗上粘了油,放久了到晚上就刷不干净。后来我观察奶奶洗碗的办法,她会先把肥皂放进水里弄出泡沫水,把碗泡半小时,之后一冲就干净了,都不用刷子。</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非常好的经验,掌声送给她。这位同学除了坚持,还收获了什么?对,是细心观察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让她在坚持中成长了。还有谁想分享?好,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之前洗衣服总刷不干净,尤其是吃饭沾到的油。我就问妈妈怎么办,妈妈说先倒点洗衣液,用手搓,光用刷子刷不行。我试了之后,还真的能搓掉油。</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这方法很实用,谢谢你。同学们都不自觉地为他鼓掌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了什么?是向长辈请教、寻求他人帮助的方法,然后理解了怎么做,才坚持了下来,非常棒!郑老师也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p><p class="ql-block">三、学习“金轩养金鱼”的责任案例</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咱们书本47页阅读角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起来读一读。阅读时注意,眼睛要距离书本一尺,保持正确姿势。读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非常好,那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金轩。</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对,养金鱼。那他养金鱼用了什么方法?大家想不想“请教”他一下?郑老师“请”金轩出来,你们面对面问问他,用什么方法坚持养金鱼的,想一想。</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提问):金轩,金轩,你每天喂饲料的时候,是喂一勺还是两勺啊?</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你对喂食量很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金轩):我之前都是喂一勺,不过最近它们好像长大了些,打算试试两勺,但是别加多了,吃不完会污染水质。</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还有谁想问?你想问什么?</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你是怎么给金鱼换水的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问换水方法的。文中有没有说?好像没有,是吧?有没有同学想问金轩,他是怎么坚持养金鱼的?来,你来。</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你是因为答应过爸爸,才坚持养金鱼的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金轩):是啊,而且小金鱼也是一条条生命,既然养了,就要对它们负责到底。</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原来他坚持的原因,一是答应了别人,二是要对生命负责,所以必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坚持。</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对,坚持到底、负责到底。还有谁想问?好,请你来。</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什么时候该给金鱼换氧气啊?</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你们对金鱼的生存环境都很感兴趣,是不是?</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金轩):换水得看季节,夏天四五天换一次,春秋一周换一次,冬天半个月换一次就行。怎么,你也想养金鱼?</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郑老师也想问金轩,你用什么方法坚持完成养金鱼这个责任的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模仿金轩):就把它当成每天必做的功课,习惯了就好。而且看到它们健康成长,我也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那金轩是靠什么坚持的?他提到“每天必做的功课”,其实他用了什么方法督促自己?对,是制作了一张“照料金鱼责任单”。咱们一起来看看责任单里有什么内容,谁来帮老师读一读?好,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照料金鱼责任单:1. 我要学习如何养金鱼,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这条的关键词在哪里?“生活习性”需要我们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学习、了解。</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对,要做好一件事,得先知道它的具体做法。继续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2. 我坚持定期为金鱼换水、喂食。</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这条的关键词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坚持定期。</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定期,也就是明确了时间分配。用这两个方法,金轩就养成了照顾金鱼的习惯,对不对?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既然学会了“责任单”的方法,咱们就把它用到自己身上吧。你能给自己定一份家务责任单吗?好,给大家3分钟时间,把你想做的家务,用责任单的方式写下来,提醒自己坚持完成。</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实录(续1)</p><p class="ql-block">一、交流“难以坚持做家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 老师:刚刚大家给自己的“摘星表”评了星,那些评两颗星的同学,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你想分享,来跟大家说说。</p><p class="ql-block">2. 学生:有时候要做的家务太多,忙不过来;还有心情烦的时候,就不想做了。</p><p class="ql-block">3. 老师:哦,原来有心情和时间两方面的原因,老师能理解。还有其他同学有类似的情况吗?这次想分享的同学,直接说就好。</p><p class="ql-block">4. 学生:我回家的时候,经常看到扫地机已经在洗地了,就不用我做了。</p><p class="ql-block">5. 老师:哦,现在有智能工具帮忙,这也是一个客观原因。你还有补充吗?</p><p class="ql-block">6. 学生:我有时候生气了就不想做家务;还有回家太晚的时候,妈妈让我做,可我想睡觉,也没力气做了。</p><p class="ql-block">7. 老师:老师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其实“坚持做家务”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真的不容易。课前郑老师做了个小调查,发现不仅咱们班,我班上也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困扰——在“能否长期坚持做家务”这一项里,只有13.2%的同学能一直坚持,剩下86.8%的同学,都因为各种困难没完成。</p><p class="ql-block">8. 老师:这些困难具体有哪些呢?除了大家说的“时间冲突(想睡觉、和学习玩耍撞期)”“智能工具代替”,还有“不会用家务工具怕受伤”“力气不够做不了重活”等等。但咱们能因为这些困难,就不做家务、不承担家庭责任了吗?(停顿等待回应)当然不可以。</p><p class="ql-block">9. 老师:对了,昨天咱们一起填了“家务承诺书”,现在请大家把它拿出来。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在“能坚持家务”这一项给自己评了3颗星。接下来,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讨论:你曾经坚持做过哪项家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用了什么方法坚持下来的?现在开始讨论。</p><p class="ql-block">10. 学生(小组互动1):哎,你们桌子摆得不对,大家都正常放的,赶紧调过来。咱们要用来讨论的材料呢?</p><p class="ql-block">11. 学生(小组互动2):在这儿呢,给你。</p><p class="ql-block">12. 学生(小组互动3):他们在咱们小桌这边折衣服,还有人在剥蒜、包饺子呢。</p><p class="ql-block">13. 老师:好,时间到。看大家讨论得都很热烈,现在有没有同学想上台分享自己的经历?谁来试试?来,这位同学,真自信,就请你。</p><p class="ql-block">二、分享“坚持做家务”的方法</p><p class="ql-block">1. 学生:我之前一直坚持洗鞋子,过程中遇到个困难——洗鞋子的工具太大了,塞不进鞋子里面,刷不到里面的脏东西。</p><p class="ql-block">2. 老师:哦,这个问题确实麻烦,那你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呀?</p><p class="ql-block">3. 学生:我就耐心找,最后找到了一个小一点的工具,刚好能擦到鞋子里面。还有,肥皂得沾水才能起泡沫,我就直接沾水刷,刷完再用刷子把泡沫涂均匀,最后泡在水里冲干净就行。</p><p class="ql-block">4. 老师:太棒了,真是家务小达人!只有真正坚持去做,才会摸索出这么多技巧,对不对?来,大家把掌声送给她。大家发现没,这位同学在坚持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找方法、想技巧,这特别好。还有谁想分享?来,请你。</p><p class="ql-block">5. 学生:我坚持洗碗,有时候碗上粘了油,放久了到晚上就刷不干净。后来我看奶奶洗碗,发现她会先把肥皂放进水里弄出泡沫水,把碗泡半小时,之后一冲就干净了,都不用用刷子。</p><p class="ql-block">6. 老师:这是特别实用的经验,掌声也送给她。大家想想,这位同学除了坚持,还收获了什么?对,是细心观察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让她在坚持中慢慢成长了。还有谁想分享?好,请你。</p><p class="ql-block">7. 学生:我之前洗衣服总刷不干净,尤其是吃饭沾到的油。我就问妈妈怎么办,妈妈说先倒点洗衣液,用手搓,光用刷子刷不行。我试了之后,真的能把油搓掉。</p><p class="ql-block">8. 老师:这个方法很实用,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都不自觉为他鼓掌了呢。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向长辈请教、寻求别人的帮助,理解了正确的做法后,才坚持了下来,特别棒!老师也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p><p class="ql-block">三、学习“金轩养金鱼”的责任案例</p><p class="ql-block">1. 老师:咱们课本47页阅读角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关于“坚持责任”的启示,现在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个故事。阅读的时候注意,眼睛要离书本一尺远,保持正确的坐姿。读好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等待学生阅读)非常好,那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p><p class="ql-block">2. 学生(齐答):金轩。</p><p class="ql-block">3. 老师: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呢?对,是养金鱼。那他用了什么方法坚持养金鱼的?大家想不想“当面请教”金轩一下?现在老师“请”金轩“来到”课堂,你们可以面对面问他问题,想想想问什么。</p><p class="ql-block">4. 学生(模仿提问):金轩,金轩,你每天给金鱼喂饲料的时候,是喂一勺还是两勺啊?</p><p class="ql-block">5. 老师:哦,你对喂食量很感兴趣,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p><p class="ql-block">6. 学生(模仿金轩回答):我之前都是喂一勺,不过最近它们好像长大了一些,打算试试喂两勺,但不能加多,吃不完的饲料会污染水质。</p><p class="ql-block">7. 老师:还有谁想问金轩问题?你想问什么?</p><p class="ql-block">8. 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你是怎么给金鱼换水的呀?</p><p class="ql-block">9. 老师:哦,是问换水方法的。大家看看课文里有没有提到?好像没有详细说,是吧?有没有同学想问金轩,他是怎么坚持养金鱼的?来,你来。</p><p class="ql-block">10. 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你是因为答应了爸爸,才一直坚持养金鱼的吗?</p><p class="ql-block">11. 学生(模仿金轩回答):是啊,而且小金鱼也是一条条生命,既然决定养了,就要对它们负责到底。</p><p class="ql-block">12. 老师:哦,原来他坚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兑现对爸爸的承诺,二是对金鱼的生命负责,所以必须——</p><p class="ql-block">13. 学生(齐答):坚持。</p><p class="ql-block">14. 老师:对,坚持到底、负责到底。还有谁想问?好,请你来。</p><p class="ql-block">15. 学生(模仿提问):金轩,什么时候该给金鱼换氧气啊?</p><p class="ql-block">16. 老师:看来大家都很关心金鱼的生存环境,特别有爱心。</p><p class="ql-block">17. 学生(模仿金轩回答):换水得看季节,夏天四五天换一次,春秋季一周换一次,冬天半个月换一次就行。怎么,你也想养金鱼吗?</p><p class="ql-block">18. 老师:老师也想问金轩一个问题:你用什么方法督促自己,坚持完成养金鱼这个责任的呢?</p><p class="ql-block">19. 学生(模仿金轩回答):我就把养金鱼当成每天必做的功课,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而且看到小金鱼健康长大,我也特别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20. 老师:那金轩靠什么坚持下来的?他提到“每天必做的功课”,其实他用了一个好方法——制作“照料金鱼责任单”。咱们一起来看看责任单里有什么内容,谁来帮老师读一下?好,请你。</p><p class="ql-block">21. 学生:照料金鱼责任单:1. 我要学习如何养金鱼,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22. 老师:这条内容的关键词在哪里?要了解“生活习性”,首先得——</p><p class="ql-block">23. 学生(齐答):学习、了解。</p><p class="ql-block">24. 老师:对,想做好一件事,得先弄清楚它的具体做法。继续读下一条。</p><p class="ql-block">25. 学生:2. 我坚持定期为金鱼换水、喂食。</p><p class="ql-block">26. 老师:这条的关键词呢?</p><p class="ql-block">27. 学生(齐答):坚持定期。</p><p class="ql-block">28. 老师:“定期”就是明确了时间安排,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金轩就是靠“提前学习”和“明确时间”这两个方法,养成了照顾金鱼的习惯,对不对?同学们,你们学会这个方法了吗?既然学会了,咱们就把它用到自己的家务上——你能给自己定一份“家务责任单”吗?好,给大家3分钟时间,把你想坚持做的家务,用责任单的形式写下来,用来提醒自己一直做下去。</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对话录(续2)</p><p class="ql-block">一、分享“家务责任单”成果</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时间到,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家务责任单”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看有同学举手了,来,就请你。</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写的是“洗碗责任单”:第一,每天坚持洗碗,不能只做一两个星期就不做了;第二,可以请教妈妈洗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你提到了“每天坚持”,特别好!不过“坚”字要注意写法哦。另外,每天洗碗的具体时间有没有定下来呀?比如饭后半小时内?这样会更明确。</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做一两个星期就不做了”这条,是在提醒自己不能半途而废,很实用。“请教妈妈方法”也找对了帮手,很棒!</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还有谁想分享?好,谢谢你的分享,请坐。</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来,下一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写的是“做饭责任单”:第一,我要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做饭做菜;第二,有时候会向妈妈请教新的、更好的做饭方法,现在我的做饭技术已经越来越好了!</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哇,为家人做饭太了不起了!大家觉得这份责任单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们,齐答):好!</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来,给她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郑老师相信,大家都能用“责任单”的方法,督促自己把家务做好。</p><p class="ql-block">二、拓展讨论:承担“看不见的家庭责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不过同学们,责任单上写的任务能提醒我们完成,但责任单外的家庭任务,咱们就可以不做了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其实一个家庭要承担的责任有很多,像扫地、洗碗这些是“看得见的家务”,还有关爱家人、招待客人这些“看不见的家务”,你们也能承担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接下来郑老师要加大难度啦!假设亲戚姑姑来家里做客,可你的父母正好出去干活了,只有你在家,你会怎么招待姑姑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给大家30秒钟时间,先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等会儿我们请同学上来演一演这个场景。</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等待30秒后)同学们讨论得太激烈了,郑老师都忍不住想加入了!</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这样吧,我来扮演姑姑,谁愿意来当我的小侄儿或小侄女,演一演招待的过程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看有同学举手了,好,就请你吧!</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来,请到讲台这边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叫齐雅。</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好的,齐雅。其他同学坐在下面认真看,等会儿可以说说她做得好的地方哦。</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实录(续2)</p><p class="ql-block">一、分享“家务责任单”成果</p><p class="ql-block">1. 老师:3分钟时间到,现在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家务责任单”分享给全班同学?</p><p class="ql-block">2. 老师:看到有同学举手了,来,就请你上台分享。</p><p class="ql-block">3. 学生:我写的是“洗碗责任单”:第一,每天坚持洗碗,不能只做一两个星期就不做了;第二,可以请教妈妈洗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4. 老师:首先要表扬你,“每天坚持”这一点抓得特别准!不过有个小提醒,“坚”字的写法要注意哦。另外,你有没有想过给“每天洗碗”定个具体时间?比如饭后半小时内完成,这样责任单会更明确,执行起来也更有方向。</p><p class="ql-block">5. 老师:“不做一两个星期就放弃”这条,是在主动提醒自己不能半途而废,特别实用;“请教妈妈方法”也找对了帮手,能少走很多弯路,整体特别棒!</p><p class="ql-block">6. 老师:谢谢你的分享,请坐。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家务责任单”?好,下一位举手的同学。</p><p class="ql-block">7. 学生:我写的是“做饭责任单”:第一,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做饭做菜;第二,有时候会向妈妈请教新的、更好的做饭方法,现在我的做饭技术已经越来越好了!</p><p class="ql-block">8. 老师:哇,能主动为家人做饭,太了不起了!大家觉得这份责任单写得好不好?</p><p class="ql-block">9. 学生们(齐答):好!</p><p class="ql-block">10. 老师:来,我们一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郑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像她一样,用“责任单”明确目标、督促自己,一定能把家务坚持做好,真正承担起家庭责任。</p><p class="ql-block">二、拓展讨论:承担“看不见的家庭责任”</p><p class="ql-block">1. 老师:不过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责任单上写的任务能提醒我们完成,但责任单没提到的家庭任务,咱们就可以不做了吗?(停顿等待学生思考)</p><p class="ql-block">2. 老师:其实一个家庭要运转,需要承担的责任远不止扫地、洗碗这些“看得见的家务”。像关心家人情绪、招待来访客人这些不用写在清单上,但能让家庭更温暖的事,就是“看不见的家庭责任”。这些责任,你们觉得自己也能承担吗?</p><p class="ql-block">3. 老师:接下来咱们来个小挑战!假设一个场景:亲戚姑姑来家里做客,可你的爸爸妈妈正好出去干活了,现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招待姑姑,承担起“招待客人”这份看不见的责任呢?</p><p class="ql-block">4. 老师:给大家30秒钟时间,先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等会儿我们请同学上台,把这个场景演出来,好不好?</p><p class="ql-block">5. 老师:(等待30秒后)听大家讨论的声音,看得出来都有很多好想法,郑老师都想加入你们的讨论了!</p><p class="ql-block">6. 老师:这样吧,这轮角色扮演,老师来扮演姑姑,谁愿意来当我的小侄儿或小侄女,演一演招待姑姑的过程呀?</p><p class="ql-block">7. 老师:看到有同学举手了,特别勇敢!好,就请你上来吧。</p><p class="ql-block">8. 老师:来,请到讲台这边来。对了,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呀?</p><p class="ql-block">9. 学生:我叫齐雅。</p><p class="ql-block">10. 老师:好的,齐雅。其他同学坐在座位上认真看,等会儿表演结束后,我们一起说说齐雅做得好的地方,好不好?</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对话录(续3)</p><p class="ql-block">一、评价“招待姑姑”场景表现</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刚刚齐雅招待姑姑的过程,大家都看清楚了吧?她确实好好招待了姑姑,那谁来评一评,她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齐雅有给姑姑端水,特别贴心。</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对,主动端水是招待客人很重要的一点,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你也想补充?</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她说话、做事都很礼貌懂事,看着特别大方。</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你很会捕捉细节!“礼貌懂事”正是招待客人时最该有的样子,说得特别好。</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其实啊,郑老师这里有首儿歌,写的正好是齐雅今天的优秀表现。来,咱们一起拍手,跟着节奏读一读。</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起调)“有客来我家,我请坐沙发。”预备起!</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 说话人3(学生们):有客来我家,我请坐沙发。人等一等,我去倒杯茶。茶水香又香,飘着茉莉花。客人微微笑,好娃娃。</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掌声送给齐雅!齐雅先别急着下去,老师想问你,因为好好招待姑姑被夸奖了,现在心情怎么样呀?</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4(齐雅):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补充):特别开心!</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好,别紧张,来,你把“开心”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吧。除了收获开心,齐雅还收获了什么呢?谁来帮她说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花姐):还收获了大家的夸奖!</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对啦!咱们班同学字都写得很漂亮,这个“开心”写得真工整。其实不管是扫地、洗碗这种“看得见的家务”,还是招待客人这种“看不见的责任”,承担家庭责任从来都不只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小孩子的事——关键要做到处处为家人着想。</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而且啊,为家人着想的时候,我们还能收获很多:比如做家务的技巧、观察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就像齐雅这样,还能收获开心和夸奖。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为家人处处着想过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好,现在赶紧拿起“摘星表”给自己评一评:如果能经常为家人着想,就评3颗星;偶尔着想评2颗星,很少着想就评1颗星。</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胡管,马上把笔放下哦。我看到你给自己评了3颗星,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我妈妈扫地的时候,我会过去跟她说“妈妈,让我来扫吧”,帮她分担。</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太贴心了!你也给自己评了3颗星,说说你的事?</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有一次妈妈说饿了,我就主动说“我去给妈妈买吃的”,然后自己去楼下买了面包。</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哇,真是贴心的小棉袄!郑老师都特别喜欢你这样的孩子。哎,我看你给自己评了2颗星,为什么呀?是需要别人提醒才会为家人着想吗?什么时候需要提醒呀?那你今后想怎么改进呢?</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小声回应)有时候忘记了,妈妈提醒我才会做。以后想自己多注意,不用妈妈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哦,我看你很有想法,慢慢来,一定会越来越棒的,没关系。</p><p class="ql-block">二、分享“看家”故事,拓展责任收获</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同学们,为家人着想能收获开心、夸奖,其实还有更大的收获。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故事,看看里面的孩子收获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4(播放故事):小时候,妈妈每次出门都嘱咐我“把家看好”,我觉得这是妈妈郑重交给我的责任,必须认真对待。妈妈一走,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不让邻居家的鸡鸭、猪狗进院子捣乱。在我的守护下,院子里晒的粮食、存放的蔬菜都完好无损,卫生也保持得很好。妈妈不在家时,邻居叔叔阿姨来借劳动工具,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等妈妈回来后一件一件报给她,告诉她每件工具被谁借走了。有时候妈妈找不到工具、忘记是谁借的,我都能准确说出来。村里人都夸我是“家里的门神”,一见我和家里的老黄狗守在门口,就会逗我说“乖孩子,出去玩吧,有你家老黄狗看家呢”。每次听到他们这样说,我都特别认真地守着,他们笑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是嘲笑,而是赞许。</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能看出“为家人着想”还能收获什么吗?来,请你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能收获别人的赞许,就像故事里村里人夸他是“门神”。</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赞许”这个词用得很好!还有吗?你想说“耐心”?对,他每天坐在门口看家,特别有耐心,来,你把“耐心”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吧。</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还有其他收获吗?你说。</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4(学生):还收获了坚持,他每天都认真看家,没有偷懒。</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非常棒!“坚持”也是很重要的收获。另外,他一个人在家看家,还收获了“勇气”和“担当”,对不对?</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是啊,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明白:“处处为家人着想”在承担家庭责任中特别重要。我们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而且一旦承担了,就要负责到底,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汇成一个幸福、完整的家。</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实录(续3)</p><p class="ql-block">一、评价“招待姑姑”场景表现</p><p class="ql-block">1. 老师:刚刚齐雅招待姑姑的全过程,大家都看清楚了吧?她确实把姑姑照顾得很周到。现在谁来当“小评委”,说说齐雅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p><p class="ql-block">2. 学生:齐雅主动给姑姑端了水,特别贴心。</p><p class="ql-block">3. 老师:对,主动递水是招待客人的基本礼仪,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其他同学有补充吗?你也想发言?</p><p class="ql-block">4. 学生:她跟姑姑说话、做事都很有礼貌,看着很大方,一点不怯生。</p><p class="ql-block">5. 老师:你太会抓细节了!“礼貌大方”正是招待客人时最该有的态度,说得特别到位。</p><p class="ql-block">6. 老师:其实老师这里有首儿歌,刚好能概括齐雅今天的优秀表现。来,咱们一起拍手打节奏,跟着老师读一读。</p><p class="ql-block">7. 老师:(起调)“有客来我家,我请坐沙发。”预备起!</p><p class="ql-block">8. 老师&学生们(齐诵):有客来我家,我请坐沙发。稍等一小会儿,我去倒杯茶。茶水香又香,飘着茉莉花。客人微微笑,夸我好娃娃。</p><p class="ql-block">9. 老师:热烈的掌声送给齐雅!齐雅先别急着回座位,老师想问你,因为好好招待姑姑被大家夸奖,现在心情怎么样呀?</p><p class="ql-block">10. 齐雅(学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11. 其他学生(补充):特别开心!</p><p class="ql-block">12. 老师:别紧张,来,你把“开心”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吧。除了“开心”,齐雅还收获了什么呢?谁来帮她说说?</p><p class="ql-block">13. 学生(花姐):还收获了大家的夸奖!</p><p class="ql-block">14. 老师:对啦!咱们班同学的字都写得很漂亮,这个“开心”写得真工整。其实不管是扫地、洗碗这类“看得见的家务”,还是招待客人这类“看不见的责任”,承担家庭责任从来都不只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小孩子的事——关键在于要“处处为家人着想”。</p><p class="ql-block">15. 老师:而且,当我们为家人着想时,还能收获很多成长:比如做家务的技巧、细心观察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就像齐雅这样,还能收获开心和认可。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处处为家人着想”的经历呀?</p><p class="ql-block">16. 老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摘星表”,给自己这一项评个星:如果能经常为家人着想,评3颗星;偶尔能做到,评2颗星;很少想到,就评1颗星。</p><p class="ql-block">17. 老师:胡管同学,马上把笔放下哦。我看到你给自己评了3颗星,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p><p class="ql-block">18. 学生:我妈妈扫地的时候,我会过去说“妈妈,让我来扫吧”,帮她分担一点。</p><p class="ql-block">19. 老师:哦,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太贴心了!你也给自己评了3颗星,说说你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0. 学生:有一次妈妈说饿了,我就主动说“我去给您买吃的”,然后自己下楼买了面包。</p><p class="ql-block">21. 老师:哇,真是妈妈的小棉袄!老师特别喜欢你这样的孩子。哎,我看你给自己评了2颗星,能说说原因吗?是需要别人提醒才会为家人着想吗?什么时候需要提醒呀?那今后想怎么改进呢?</p><p class="ql-block">22. 学生(小声):有时候会忘记,妈妈提醒我才会做。以后想自己多注意,不用妈妈说。</p><p class="ql-block">23. 老师:哦,你很有改进的想法,慢慢来,一定会越来越棒的,不用着急。</p><p class="ql-block">二、分享“看家”故事,拓展责任收获</p><p class="ql-block">1. 老师:同学们,为家人着想能收获开心和夸奖,其实还有更珍贵的收获。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孩子收获了什么。</p><p class="ql-block">2. (播放故事录音):小时候,妈妈每次出门前都会嘱咐我“把家看好”,我觉得这是妈妈郑重交给我的责任,必须认真对待。妈妈一走,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不让邻居家的鸡鸭、猪狗进院子捣乱。在我的守护下,院子里晒的粮食、存放的蔬菜都完好无损,卫生也保持得很好。妈妈不在家时,邻居叔叔阿姨来借劳动工具,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等妈妈回来后一件一件报给她,告诉她每件工具被谁借走了。有时候妈妈找不到工具、忘记是谁借的,我都能准确说出来。村里人都夸我是“家里的门神”,一见我和家里的老黄狗守在门口,就会逗我说“乖孩子,出去玩吧,有你家老黄狗看家呢”。每次听到他们这样说,我都特别认真地守着,他们笑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是嘲笑,而是赞许。</p><p class="ql-block">3. 老师:听完故事,大家能看出这个孩子除了开心和夸奖,还收获了什么吗?来,请你说。</p><p class="ql-block">4. 学生:能收获别人的赞许,就像村里人夸他是“门神”。</p><p class="ql-block">5. 老师:“赞许”这个词用得很准确!还有吗?你想说“耐心”?对,他每天坐在门口看家,特别有耐心,来,你把“耐心”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吧。</p><p class="ql-block">6. 老师:还有其他收获吗?你来说。</p><p class="ql-block">7. 学生:还收获了“坚持”,他每天都认真看家,没有偷懒。</p><p class="ql-block">8. 老师:非常棒!“坚持”也是承担责任时很重要的收获。另外,他一个人在家看家,还收获了“勇气”和“担当”,对不对?</p><p class="ql-block">9. 老师:是啊,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明白:“处处为家人着想”是承担家庭责任的核心。我们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旦答应了,就必须负责到底、坚持到底。只有每个家庭成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汇成一个幸福、温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我也有责任”课堂对话录(结课)</p><p class="ql-block">一、课堂总结与收尾</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看得见的家务”和“看不见的家庭责任”,也知道了承担责任能收获开心、夸奖,还能培养耐心、勇气和担当。希望大家之后都能把“处处为家人着想”记在心里,真正做好家庭的小帮手。</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们,齐答):好!</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好的,下课。</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2(学生们):老师再见!</p><p class="ql-block">• 说话人1(老师):同学们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