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鱼米之乡说吃鱼(之七):</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鱼 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建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回到小时候,有人告诉我说餐馆里红烧鱼杂七八十块钱一份,打死我,我也不会信。因为那时候鱼杂一般是拿来喂猫的。而且很多猫甚至还不吃鱼杂,只吃老鼠。当然现在的猫也不敢吃老鼠了。因为不到百年,猫已经被人类宠得不记得自己能吃老鼠,老鼠也已经进化到能够撵着猫到处逃命了。时过境迁,世事变化,很正常。鱼杂现在能够卖到这个价,是因为它已从过去的下脚料,走上了大酒店大餐厅的正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周有朋友请客,席设一湖边酒店。据说,该店以湖鲜见长。开席果然一桌子鱼菜,极有特色。其中就有一盘干烧鱼杂,乃是用油煎阳新太子豆腐作配菜烧制,鱼子嫩而金黄,鱼白细腻而鲜美,鱼肚软糯富含胶原蛋白,农家豆腐泡而爽口,带着一缕淡淡的柴火灶的烟火味儿,真不错。湖边鱼菜,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鲜,所用鱼杂,都取自早上现杀的大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朋友说,吃鱼杂是有季节的。过了春天,就不容易碰到好的鱼杂了。确实如此。我家人都爱吃鱼杂。但是鱼杂并不是随时可以买到的。通常鱼杂包括鱼子(鱼卵)、鱼白(鱼精巢)、鱼鳔(又叫鱼肚、鱼泡)。但是成菜的主体鱼子和鱼白,都是鱼在繁殖季节才有。所以老伴买菜,如果碰到新鲜鱼杂,而且鱼子、鱼白、鱼鳔都有,多半情况下都不会错过机会,要买回来让大家过过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餐馆里做鱼杂,办法很多:干锅鱼杂、红烧鱼杂、鱼杂炖豆腐、砂锅鱼杂煲等等。我家一般只用家常做法,红烧。鱼杂清水轻轻洗净,滤尽血水;鱼泡用刀尖扎破,以免加热时爆开;洗好的鱼杂放入冷水锅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焯水,水开一两分钟就捞出来,冷水冲净待用;豆腐切小方块两面煎黄备用;青蒜、姜、干天椒、蒜头切片备用。油热后先放入姜、蒜片、干天椒翻炒,再放入豆瓣酱翻炒,炒香后放入鱼杂、煎好的豆腐块,加盐、料酒、陈醋、生抽、老抽或蒸鱼豉油适量,炒匀后加入热水与食材持平,开锅后经常用锅铲贴着锅底轻轻翻动一下,以免粘锅;锅内汁水将收干时,加入青蒜,加入适量鸡精调味,滋一小瓢锅边醋,翻炒均匀即可出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明一下,红烧鱼杂加豆腐,是因为鱼杂太鲜美,纯吃实在有点奢侈。而且煮泡后的豆腐吸足了鲜美的鱼杂汤汁,比鱼杂本身还好吃。当然,所加豆腐要适量。加多了,稀释了鱼杂的鲜美,就喧宾夺主,适得其反了。另外,红烧鱼杂在我眼里其实是个基础菜,因为它是可以根据情况来变化的。冬天里气温比较低,在砂锅底部垫上一层洋葱,把红烧鱼杂盖在上面,加适量高汤,烧开后就成为砂锅鱼杂煲。同样道理,把它放进干锅里在酒精炉上小火烹煮,就成为干锅鱼杂,越吃越热乎!总之做菜胆要大,要敢于想象。只要掌握基本规律,敢想敢干,总会有惊喜。为什么男人厨师多?因为男人胆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问我,鱼杂里的鱼子、鱼白、鱼鳔,哪样好吃?这个真不好回答。萝卜白菜,各人所爱。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口感,都好吃。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好鱼白。鱼白口感细腻滋润,有点像公蟹的蟹白。所以我家老伴买鱼杂时,如果只有鱼子没有鱼白,她就不会买了。最近几年卖鱼的老板也聪明了,他们售卖鱼杂时,通常是把鱼子、鱼白搭配着卖的。我想原因可能是喜欢鱼白的人还是比较多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鱼子比较香,小孩子多愛吃。小时候,家里做红烧鱼时,偶尔会遇到鱼肚子里有大块鱼子。这时大人们往往要警告孩子:少吃点鱼子,不然写字时手会发抖!此话是否当真,我不知道。我怀疑是因为那时穷,大人怕孩子们吃多了,下饭菜不够,于是编来吓唬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鱼杂在湖北、湖南被视为美食大张旗鼓地吃,这个是我可以确定的。长江沿线及以南其他地方应该也吃鱼杂,比如四川、重庆、贵州、广东以及长江下游的某些省份,我都曾见过。但在中国北方,就鲜有所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某些外国人也吃鱼杂,而且比我们吃得讲究。不过他们好像只吃鱼子和鱼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在欧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鱼子酱是高档食品,因为只有鲟鱼卵才适合制作鱼子酱,而鲟鱼是珍贵鱼种。刚刚打起来的活鱼取出鱼卵,清洗滤干后用盐腌制保鲜,再进行密封封装,低温保存。为了保鲜,整个处理过程要以分钟来计算。据说产于伊朗和俄罗斯里海的鱼子酱质量为佳,价格非常昂贵。品质普通的鱼子酱大约在5000-10000元一斤。高端品牌的鱼子酱,如产于伊朗的Almas鱼子酱,可以达到十几万元人民币一斤。如此贵重,老外们在吃鱼子酱时都很有仪式感,在高端宴会上,鱼子酱绝对不能接触金属器皿,食用时是以水晶盘配以贝壳匙来盛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只吃过一次鱼子酱。那是我和老伴去日本大阪旅游时,在道顿堀吃寿司当午餐,其中三文鱼寿司和金枪鱼寿司中有带鱼子酱的,比不带鱼子酱的价格要贵一倍。他们是把一小撮鱼子酱(大约十来粒,每粒只有速效救心丸大小)放在寿司上面,橙黄色亮晶晶很漂亮。虽然有点贵,我们还是一样尝了一个。当然首先是小心品尝鱼子酱啰。因为太少,好不容易被牙齿逮到,咬破时噼啵作响,有浓稠的汁液流出,他们说可以品尝到黄油的味道,我没有感觉到。我觉得,底层人民,吃几粒这样的鱼子酱,不如大口来上一块鱼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倒是电视上所见台湾生产的乌鱼子,一块块手掌大小,琥珀色几乎透明,肥大丰美,看上去就有食欲。它是用酒精灯或烤箱烤熟后切片食用,据吃过它的朋友说口感绵密,软糯滋润,厚味无穷。我虽然没有吃过,但是我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东南亚一带,干制的鱼鳔也是高档食品,称之为鱼肚或花胶。它是将大型海鱼的鱼鳔从腹中取出,切开晒干制成,在“八珍”里与燕窝、鱼翅齐名。主要成分是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微量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花胶的吃法很多,可以将花胶泡发、清洗干净后,与鸡、排骨等一起炖煮,并适量加入配料、药材,制成营养丰富的高级炖品。也可以将泡发后的花胶与大米、薏米等主食一起熬煮,并加入其他配料如鱼肉、蔬菜等,制作成口感浓稠美味的花胶粥。还可以将泡发后的花胶切丝与蔬菜豆腐等一起凉拌,制作成凉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我家老爹讲,解放前,汉口三民路的会宾酒楼有一道招牌菜“爆炒鱼肚”,是用油炸方式发开的花胶切薄片制作的,Q弹脆爽,美味可口,可惜我无缘品尝。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和老伴刚谈恋爱。她父亲是黄石小有名气的大厨。有一年春节,我给未来的岳父母拜年,老丈人亲自下厨,用芹菜梗、胡萝卜片和青椒片做配料,给我炒了一盘“爆炒鱼肚”,果然是Q弹脆爽,美味可口!过后却被告知,那鱼肚,是老丈人用干猪肉皮仿制的!高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从此我对老丈人佩服得五体投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东南沿海乃至南洋诸国对花胶的钟爱,海鱼的鱼肚就成为高档食材,与海参鱼翅等价值钱。其实,淡水鱼的鱼肚同样也很珍贵。前些时我在黄石一家湘菜馆请朋友吃饭,那里的“红烧西海大鱼头”算大菜,八十八元一份。如果换成“西海鱼头烧鱼泡”,那就要一百二十八元一份了。长江鮰鱼、鳜鱼是名贵的淡水鱼。湖北地方的餐馆百年以前就有“鮰鱼肚、鳜鱼花”之说。意思是,如果食客点的鮰鱼或者鳜鱼上桌后,看不到鮰鱼的鱼肚或者鳜鱼的鱼花,这盘菜就可以不付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每吃鱼杂或说起鱼杂,我总会自然而然想起我妈,想起小时候我妈做的鱼肠。那个时候似乎没见过专门的鱼杂卖,偶尔吃鱼,会遇见一点鱼子鱼白之类,鱼鳔每条鱼也都有,但是一般分量太小,不能单独成菜,当然也不会浪费,总是跟鱼一块烧了吃。其实鱼肠也是鱼杂,也可做菜,但是很难处理,一般人耐不了那个烦。我妈节省东西,遇到比较好的鱼肠,也要留下来做一个菜:鱼肠煮萝卜丝。尤其是临近春节腌鱼时,有大一点的草鱼、青鱼之类,鱼肠也就比较粗,比较容易处理。老人家把鱼肠放进我家那只酱色的大瓦盆里,先小心摘掉鱼胆,把表面鱼油撕尽,冲洗干净。再用筷子捅着把鱼肠翻个面,反复冲洗。鱼肠洗净焯水后切段,用猪油、葱姜、干天椒炒香,加白萝卜丝,加开水熬出雪白的汤,再调味,洒上胡椒、小葱花。别看鱼肠不起眼,这菜叫我妈做得,喷香,甘甜!老妈一边把它连汤带水端上桌来,一边说:“好歹也是个荤菜呀!”满脸成就感。那模样,至今如在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选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