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理平

<p class="ql-block">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p><p class="ql-block">[译文] 少政令、少扰民、少征民脂民膏那才是合乎自然的。狂风乱刮也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乱下也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们这样的呢?天地(自然界)。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体道、悟道、得道和行道的人就能与道融为一体,从事于体德、悟德、积德和行德的人就能与德融为一体,失道、缺德的人就等同于失道和缺德。同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支持和接受;同于德的人,就会得到德的支持和接受;同于失道和缺德的人,就会失去道德的支持和接受(同时也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和惩罚)。诚信不足的人,人们自然就不会相信他。</p><p class="ql-block">[感悟] 本章一开始老子就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能持久的事实作比喻,来阐述“希言自然”的道理。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强征民脂民膏,徒然会使百姓“畏之避之”。“希‘言’自然”,“言”按字面解释,是说话。在这里,它既包含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政令、法令和思想等,又包含了物质形态领域的民脂民膏、苛捐杂税等。老子告诫执政者不要施行暴政,不要强征民脂民膏那才是合乎自然的。要行清静无为、无为而为、无争而争之政,才符合于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百姓,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用自以为是的思想统一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执政者,最终,暴政一定会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样不能持久,并被百姓所唾弃。</p><p class="ql-block">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凡遵循“从道到德,从德归道’(新的道)”,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良性循环,就能顺应规律,就一定能实现在规律(法律——近似的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当人人平等,个个自由时,人人心中就会灵欲合一,日月合明,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最终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呵护自然,自然哺育人人”的良性循环(规律),力避“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征服自然,自然惩罚人人”的恶性循环(癌症),真正实现与人为善,海阔天空,与物为善宇宙无限!人类就此能超越地球对人类的束缚,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生存、发展,真正实现从必然王国升华为自由王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