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年前的今天,我永远地失去了我的父亲。而今天,女儿唯一能为您做的,就是将思念付诸笔端,为您树立一座文字的丰碑。女儿希望通过这座丰碑,不仅安放您的故事、您的品格,也安放女儿对您全部的爱与思念。</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在思念父亲的日子里,我于第一年、第三年和第五年,分别写下一篇文字,以寄哀思。如今,我将这些篇章与父亲一生的故事合并于此。这份跨越五年的怀念,惟愿能让你读懂我的父亲—— 一位生于苦难、成于军旅、一生善良、一世伟岸的凡人英雄。</p><p class="ql-block"> 我想,书写,是对父亲您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女儿我最深的疗愈。今天通过文字,重新陪伴父亲走完了您光辉的一生,也让这场跨越五年的痛苦潮水得到缓解,让您给我们的爱、温暖和力量永存心底。</p><p class="ql-block"> 更愿父亲的故事,能叩响我们每个人的心扉: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时光,多多陪伴,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此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b>——谨以此文,献给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b></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1944年出生于自贡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最乱最穷的时期。所幸父亲是家中长子,得以有机会读书。他天资聪颖,顺利考上了初中。然而父亲上初中时,恰逢百年不遇的三年自然灾害,我的爷爷不幸被饿死,家里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学校的课也无法继续。年仅14岁的父亲毅然辍学回家,支撑起整个家庭。他想尽一切办法上山找野菜、下田摸鱼虾,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挖观音土、扒树皮给全家人充饥。正是父亲的回归,将处于饿死边缘的一家人救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自然灾害时期过后,父亲成为乡里的一名代课老师,后来又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成为军人的父亲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加上穷人家的孩子特别懂事、能吃苦,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学习。因各方面表现突出,父亲在部队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再到十四军修理所所长。期间,他还被评为昆明军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型,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优秀军人,成为全军区学习的楷模,并获得了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崇高荣誉。</p><p class="ql-block"> 长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父亲经常熬夜,饮食也无规律,这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最终累倒住进了医院。一米七的个子,体重只剩九十斤。然而,出院后他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伏案至深夜一两点。为了驱散疲惫与沉重的工作压力,父亲就是从那时起,依赖上了香烟。最终香烟严重损害了他的肺部健康,也成为他日后因肺病离我们而去的重要原因。 作为女儿,我后来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忽略了对父亲身体的关切,这成为了我心中一道无法弥合的伤疤与永久的愧疚。</p><p class="ql-block"> 即便身体如此透支,父亲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却从未放下。他在当兵期间还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上前线保家卫国。战争结束后,他回到部队继续工作直至转业。</p><p class="ql-block"> 转业时,为了照顾老家的奶奶——父亲是个极有孝心的人;也为了帮扶家乡的亲人——父亲也是个家乡观念极重的人,怀着对故土的眷恋,父亲放弃了可以留在昆明铁路局、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的一家国营煤矿工作。 回到家乡的父亲依然勤劳刻苦,日以继夜地工作,年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即便有涨工资的机会,他也主动让给了另一位家里更困难的同事。</p> <p class="ql-block"> 父亲转业回乡后,将他那份“家乡观念极重”的信念,化为了对亲人们一件件具体的帮扶。 他利用工作的便利和人脉,尽心尽力地帮我的叔叔、舅舅、表兄表姐们介绍工作。母亲至今仍会念叨,正是父亲介绍小舅舅进了当时的盐厂,才让他们家有了能力将土房翻修成砖瓦房,彻底改变了境遇。</p><p class="ql-block"> 他的热心,并未因退休而停止。只要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或是听说任何对家乡亲人有利、能改变他们贫穷境遇的政策消息,他总会第一时间想方设法转达回去。但凡家乡亲人找来,无论是孩子升学还是老人求医,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父亲从不拒绝,都会尽己所能,倾力相助。</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帮助我三姑妈一家的事。 多年前,三姑妈家的小儿子因年轻糊涂,触犯法律入狱。那时三姑父早已病逝,三姑妈一个农村妇女,既无知识也不知如何与狱中的儿子沟通。父亲毅然担起了这份重担:他给狱中的侄子写信,谆谆教导、鼓励他改过自新;他与监狱长长期保持沟通,了解侄子的表现;更数次带着我们全家前去探监。正是在父亲不离不弃的关怀与引导下,表哥在狱中表现优秀,最终得以提前出狱,并顺利回归社会,找工作、成家,开启了崭新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每到周末,父亲总会回到家里帮妈妈干农活,养家畜、栽果树、修水利,想尽办法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努力致富。</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家里条件不宽裕。已经从部队转业、在镇上工作的父亲,每周回家都会用节省下来的工资,买一大块肥而不腻的五花肉,给全家改善伙食。父亲总会让母亲把做好的肉平均分成三份,另外两份送给隔壁的二叔和幺叔家,并特意到同村的舅舅家接来外婆,和我们一起分享。父亲总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从不只想到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他近十五年的军旅生涯中,每一次回家探亲,他总是挑着满满两大筐东西,里面全是从微薄津贴中省下来购买的布料、糖果、药品等当时非常紧缺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些物资,我们家从不独享,除了分送亲戚朋友,剩下的只要村里有人急需,父亲总是慷慨相赠,从不吝啬。</p> <p class="ql-block"> 后来,为了我和姐姐有更好的上学条件,我们全家搬到了父亲工作的镇上。农村刚修起来的三间土瓦房,以及地里的果树林苗、庄稼农作物,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二叔。由于二叔家当时也很困难,这笔钱很多年以后才付给我们家。那些年,母亲偶尔会有怨言,父亲总是宽慰她说:"毕竟我有份工作,条件相对好一些,兄弟家比我们更困难,兄弟姊妹间要互相扶持,不要太计较了。"</p><p class="ql-block"> 全家搬到镇上后,为了改善拮据的生活,母亲开始做点小生意。记忆中,父母一人忙于工作、一人忙于生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从不空闲。但不管多忙,父亲总会抽空关心我和姐姐的学习。他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小到大从不打骂我们,无论考试成绩好坏,父亲总是和言细语地鼓励,循循善诱地教导。</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在学业上取得一点点进步,他都会骄傲地夸我们是努力上进懂事的好孩子。他总说教育孩子要"严而不猛,爱而不宠"。有时候,我和姐姐实在太淘气,他就罚我们站在高高的板凳上,用这种有趣而温和的方式以示惩戒。</p> <p class="ql-block"> 父母是最好的父亲母亲,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外公外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孩子爸爸两地分居,便和父母住在一起。儿子小时候总是生病,父亲和母亲常常半夜三更陪着我跑医院,十分辛苦。后来姐姐的孩子又被查出脑瘫,母亲陪姐姐带着小侄女辗转全国各地求医,而父亲则帮我照顾儿子,让我安心上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需要,父母总是随叫随到,倾尽全力帮衬我和姐姐的小家,从无半句怨言。</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被父母一手带大的儿子从小就很懂事,后来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身残志坚的小侄女也入选国家残疾人游泳队,在世界残奥会上奋力拼搏,获得宝贵的银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外公外婆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他们言传身教的点滴影响。</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为了解决和孩子爸爸两地分居的现实问题,我要离开稳定轻松的工作,到省城重新开始生活。开明的父母充分尊重了我的决定,他们只是告诉我,你是成年人了,只要是你经过充分考虑做好的决定,我们给予理解和支持。但是爸爸妈妈要告诉你无论何时都要自食其力,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与人相处要多看人好处,帮人难处,再大的困难也能渡过去。感谢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他们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最喜欢被父亲的大手牵着,到镇上的小馆子里吃好吃的。时不时遇到衣衫褴褛的老人,父亲总会替他们付账,临走时还会塞些钱。有时母亲让父亲到菜市场买点小菜,父亲总会拎回来一大捆。母亲嗔怪他,他呵呵笑着说:"卖菜的老大爷走了那么远的山路不容易,我就全给他买了,也没让他找零。"这时母亲只好哭笑不得地说:"那我们家一年都不需要再买小菜了。"</p><p class="ql-block"> 除了为人心善仗义,父亲还热情好客。在母亲做小生意的那几年,只要逢赶场天,家里必定高朋满座,乡下的叔叔婶婶、舅舅姑父等只要有空都要在我家吃了中午饭才回去。我当时还健在的奶奶、外婆,甚至舅婆、姑婆等老人也常齐聚我家,一住就是好长时间。有一次,父亲的一位同事见此情景,开玩笑说:"主任,你们家是开敬老院的哇?"父亲从不解释,总是一笑而过。</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辛苦操劳的母亲生病了,做完大手术后用了各种办法也解不出大便。曾经患有严重胃病、一听到"大便"两个字就会反胃恶心呕吐的父亲,竟用手一点一点帮母亲抠出已凝固成石块的大便。他对我们说:"你看你们的妈妈多么坚强,做这么大的手术,整个后背几乎都剖开了,缝了几十针都没有呻吟一声,遭了这么大的罪,爸爸只能用这个办法减轻她的痛苦啊!"</p> <p class="ql-block"> 父亲曾是军人,在部队学会了开车。只要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刚转业回来在国营煤矿工作时,农村条件艰苦,乡亲们遇上危险的急病就很麻烦,父亲就会借来矿上的大货车,无偿把病人送到镇上或县里的医院,甚至帮忙交公粮、买煤炭等。只要乡邻需要,他能帮就帮。哪怕在路上遇到搭车的人,他也总是乐意搭载。</p><p class="ql-block"> 甚至在他去世两年后,有一次姐姐的学生请她吃饭,席间学生的亲戚,一位长者偶然提起父亲的名字,问姐姐是否认识父亲?当得知姐姐是父亲的女儿且父亲已去世的消息,老人家一直感叹多好的人啊,想当年他还搭过父亲的便车,当时父亲的举手之劳却让他惦记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些年,父亲调动工作到了运输管理部门。因为自己有文化,又懂一些处理交通事故的经验,再加上乡邻们信任他,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总有亲戚乡邻找上门来,请他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交通事故。即使到了后来,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他依然拄着拐杖,耗尽气力地支撑着,艰难地为亲戚乡邻的事奔波。</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我们家过年从没有买过猪肉,都是家乡的婶婶叔叔、姑姑舅舅东家给一块、西家给一坨,就够吃大半年了。我知道,这些都是父亲的好人缘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怜贫扶幼,对当时贫穷的兄弟姐妹们,只要力所能及,他总会伸手帮衬。母亲对此偶尔也会有怨言,毕竟她辛苦做生意,父亲也努力工作,但因为父亲的大方,他们一辈子下来也几乎没什么积蓄,房子也仅有单位分的一套福利老房子。实事求是地说,母亲有些怨言也完全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但父亲总会耐心地宽慰母亲,他的话和当年开导母亲时如出一辙:“咱们有份固定工作,你又做着生意,日子总比亲人们宽裕些。能帮一点是一点,都是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母亲虽有不易,却终究理解并支持了父亲一辈子。也正因为父亲这份始终如一的慷慨,家里虽无余财,却积下了最厚的人缘。</p> <p class="ql-block"> 父亲善良了一辈子,帮助别人已成为他深入骨髓的本能。去世前一个月,自己躺在病床上不能吃不能动了,看到同病房的另一位老人要用开塞露,子女却不会使用,他挣扎着想帮忙却无力做到,着急地让母亲去帮忙。由于那是一位男性老人,母亲去帮实在不便,便去找来医生为老人解决了困难。我的父亲一辈子就是这样,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不嫌麻烦,不计得失。</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份善良,对待陌生人如此,对待亲人更是刻进了骨子里的好。这份情义,亲人们都铭记在心。我有五个舅舅,其中一个患有非常严重的癫痫。在父亲去世送别时,考虑到路途较远,担心舅舅发病,大家都劝他留在家里等候。可是无论怎样劝阻,这位舅舅都坚决要随同前往,他只是反复念叨一句:"大哥是这么好一个人,我再恼火再不舒服也要去送他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的五个舅舅,从八十多岁高龄的大舅舅到生病的二舅舅,还有许许多多的亲朋好友,一起去送别了父亲。</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子为人处事总是很公平,从不藏私心。当年在部队会有上大学的名额,父亲总是把机会给那些优秀的年青人。好多年后闲谈中,母亲一下想起来问父亲,为什么从未想到将上大学的机会留给自己?要知道当时做为所长的父亲如果真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可能。而父亲总是回答,那时候一心为所,一心为兵,从未想到过自己。</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秉持公心,光明磊落,却未曾想,这样的性格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有时会显得“格格不入”。 性情耿直的他,见不得不公正的事,心里有啥说啥,从不藏着掖着。这样的性格不可避免会在工作中得罪一些人,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被人栽赃陷害。</p><p class="ql-block"> 所幸,老天爷是公平的,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当年诬陷他的人,自己却因为贪污腐败、拉帮结派、包养小三、妒贤嫉能、索拿卡要等种种恶行激起公愤,被老同志们联名举报到检察院,最终坐了大牢,父亲也终于恢复了清白之身。</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极其艰难的日子,但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压和不公,父亲一辈子也不愿说假话空话,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直到后来,我看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他因坚持真理而被诬告,在法庭上,他视死如归地说道:“我已老迈,所以死追上了我。但是邪恶追上了你们。”他认为,相较于邪恶地活着,高尚地死亡更像是一种善终。他甚至坦荡地设想,死亡不过是无梦的安眠,或是灵魂飞往一个可以与众英雄探讨正义的自由世界。</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与这位先哲产生了遥远的共鸣。我想,父亲和苏格拉底是同一类人。他们并非不懂世故,只是选择了更高贵的活法。他们用一生坚守一个信念:人可以被打倒,但绝不能被自己信奉的真理打倒。他们的灵魂,也一定会因这份高贵而获得永恒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母亲、姐姐和我,我们娘仨会开玩笑说,父亲的性格像个东郭先生,耿直到没有心眼,善良到不知自保。我们常调侃他:以他那一以贯之不记仇也恨不来人的心软性格,倘若当年那个出狱后不久,就因肝癌去世的诬陷者还在世,并且生活潦倒不堪,父亲多半还是会忍不住帮扶一把。父亲听到我们这样说,总是沉默微笑不语。</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父亲这样的性格,耿直不善变通,善良不知设防,在那个时代或许能成为楷模,但在复杂的环境里,注定会走得异常艰难。果然后来,他因守正不阿得罪了人,最终被迫转业,离开了奉献多年的军旅——尽管最初的转业名单里并没有他,而且再过半年,我们全家就符合了随军的资格。</p><p class="ql-block"> 然而,即便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父亲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所坚守的原则,便是宁愿以身受苦,也绝不违背心中的正义。父亲始终坚信,一个人可能受尽委屈,但老天终会还以公道。因此,即便遭受不义的迫害,他也绝不以不义之举还击,始终以真诚之心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所有不公。</p><p class="ql-block"> 或许,正是这份苍天可鉴的坦荡,护佑了他之后的岁月。 使他在无论是转业前还是转业后,在经历种种磨难打击后,还能做个基层小官、顺利工作到退休,如今回想起来,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性格直爽,不圆滑,不慕强权,不擅逢迎拍马,认理不认人,也不愿意奉行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更不愿搞见风使舵,阳奉阴违那一套,再加有啥说啥,对人毫无防备之心的性格,让他无论是后来的军旅生涯,还是转业后的地方工作生涯,都吃尽了苦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父亲生前写给我的信,在信中对我的人生教诲,如今再读,字字千钧。这是他用自己的苦难换来的智慧,也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父爱——他希望以自己的经历,教会女儿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智慧地保护自己,远离他曾经遭遇的苦难。更是他一生无论遭受任何不公正的打压,仍然坚守初心与思考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 但是,人这一辈子,功名利禄真的没那么重要。这让我想到陈行甲,他为了坚守信仰和原则毅然裸辞巴东县委书记。他在告别信里说,一个不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可以听从内心,只问对错,无问西东。他在书中亦写道:“人可以不富贵,但不能不高贵。不要因为生活的苦难将我们变成苟且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想,父亲和陈行甲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拒斥圆滑、不屑逢迎,将内心原则置于世俗利害之上。正因为如此,他们这辈子才能活得坦坦荡荡,无愧于心。</p><p class="ql-block"> 而这份敦厚纯朴、光明温暖的家风,作为最珍贵的遗产,不仅滋养了我们后辈,更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延续与印证。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孩子的爸爸。他同样是这样一位“做事有原则,内心有信仰”的大写的人。为了坚守内心的信仰与底线,两年前他不惜裸辞,宁愿牺牲自己耕耘多年的职业生涯,也绝不妥协苟且。离开旧轨道后,他毅然转战完全陌生的旅游高端定制领域,除此之外他还以惊人的毅力,每天投入长达数十小时孜孜不倦地学习投资知识。他以行动证明,良知的坚守换来的不是末路,而是新天。最终,他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人生天地,也收获了应有的回报。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与父亲一样坚韧不拔、光明向上的光辉品格。</p><p class="ql-block"> 他们都拥有体知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有永远敬佩、爱戴他们的孩子和家人。相比于有形的物质财富,这份精神的传承才是留给后辈真正的、永不贬值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父亲、陈行甲,我孩子的爸爸,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人生意义上真正的赢家。他们都是我内心最敬佩的人。</p><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年总有一死,像父亲这样顶天立地、光明磊落地活一辈子,已无憾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带给我们的家风,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影响,言传身教的教育,我们会一直铭记、传承。</p><p class="ql-block"> 今天,女儿用笔写下对您的追思、想念和祝福。在您离开后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的日子里,女儿也写下三篇对您的追思小文,一并托清风捎给您。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女儿对您的感谢和思念。亲爱的爸爸,祝您在天堂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一) </p><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写在父亲离开快一周年:</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能让人尊敬和感动的,永远是高贵的品质、真挚的情感和善良的心。虽然国界、种族不同,虽然职业、肤色有差异,但我们的毛教员和迈克尔·杰克逊其实是一类人——他们都怀有仁慈悲悯的天性,都有对悲苦穷人的大爱。终其一生,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让这不平等的世界变得更公平,让穷苦的人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活得有尊严,让阳光能照进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为了这个终极理想,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探索光明,哪怕遭遇误解,哪怕遍体鳞伤,甚至牺牲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也要将真理追求到底。</p><p class="ql-block"> 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过程本就是艰难而复杂的。他们也会犯错误,也会走弯路,但他们的出发点,终究是为了探索并追求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独立民主的新世界,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终将做出最公正的评判。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是真正伟大的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尊敬和敬仰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上过战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曾被树立为昆明军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型,获得过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荣誉称号。他一生最尊敬和崇拜的人就是毛教员。从小就听他讲毛教员的故事,讲毛教员和他自己军旅生涯的故事,也讲他所经历的旧社会与新社会的故事。讲到动情处,父亲有时会流下眼泪。心地柔软善良的他,看电视、读报纸,看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人间的贫穷疾苦,也常常会掉下眼泪。</p><p class="ql-block"> 而从父亲的这些故事里,我明白了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永远尊敬和怀念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知道了过去的世界是怎样的,现在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未来的世界又会怎样。最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真正踏着这些先辈们的足迹前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方向。哪怕我们只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但只要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心中有信仰,便处处是光明!</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父亲您的节日。您离开我们快一周年了。此篇小文,写给在天堂的您。愿父亲您所在的世界处处光明,也愿所有仁慈、正义、善良的人曾为之奋斗过的这个世界,能如您们所愿——处处光明!想念您,爸爸。祝您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写在父亲离开三周年:</p><p class="ql-block"> 想念您,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今天在院子里又遇见了隔壁邻居父女俩,女儿用轮椅推着老父亲慢慢地走。女儿仍像往日一样,不停和她的老父亲说着话。走一段,停下来,女儿蹲下去抬着父亲的胳膊说:“爸爸来,我们抬抬手,动动肩。看这里,爸爸跟我学,举起来放下去,举起来放下去。”虽然老父亲毫无反应,可女儿仍然耐心地、柔和地对老父亲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伫立在路旁看着这一幕,看了很久很久。</p><p class="ql-block"> 以前会觉得这个女儿多么辛苦啊,现在却很羡慕她,羡慕她还有爸爸可喊,羡慕她可以时时刻刻陪在老父亲身边。我想如果有一天她的爸爸离开了,她也会思念、会难过,但一定不会像我这样,内心还有那么多内疚和遗憾吧!</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妈妈和我陪病中的您打牌。也许生病的人也会影响牌运吧,全程手气不佳的您,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赢过几盘。现在每当想起您当时憔悴的面容,我都会自责:为什么玩牌的时候没想到让让您,让重病中的您也开心地赢上几把?如今想起,后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您进重症监护室的那天晚上,我们好不容易说服妈妈回家休息一晚。姐姐要回家给您熬中药、打米糊——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吃不进固体食物,只能喝一点点她每天用破壁机打的流质食物。于是当晚换成我在医院陪伴您。因为不放心让护工照顾,又怕拖累要上班的我们,年逾七旬的妈妈已经坚持三个多月吃住在医院,全程陪护您,无论我们怎么劝,她都不愿意回家。</p> <p class="ql-block"> 终其一生,您和妈妈总是为我们考虑得很多,而女儿能回报给你们的,却太少太少。哪怕在您重病的时候,想多陪伴您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全身心地陪伴您,而不是让年迈的妈妈扛下所有。这也成了我心里永远的愧疚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您的情况很不好,氧饱和度反反复复掉到50,虚汗一层层湿透您的衣服。那时的您该有多么难受!可能您也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快到凌晨时,已经喘到说不出话的您,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对我说了一句“谢谢”。我的爸爸,应该说谢谢的是我呀!您给了我生命,辛苦地养育我长大,总是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将最好的留给我们。可当时着急乱了方寸的我,却只知道大哭着来来回回不停地找医生,连一句“谢谢爸爸,我们爱您”的话也没来得及对您说。现在每每想起,依然心痛不已。</p><p class="ql-block"> 您刚离开我们的时候,晚上做梦总是梦到您。有一次梦见您穿着最喜欢的白衬衣,精神抖擞地开着一辆吉普车。车停了,您和妈妈一起微笑着站在车旁。我和姐姐惊喜地飞奔到您身边,拉起您的手说:“爸爸,我们好想您啊。”您的眼泪夺眶而出。您抚摸着我们的手说:“爸爸也想你们啊。”我和姐姐说:“爸爸,我们都很好,一切都很好,您不要挂念我们。”您流着眼泪说:“那我就放心了,放心了。”梦醒来,泪湿衣襟。如果这不是梦,该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妈妈说:“你们的爸爸开上了吉普车,说明您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也生活得很好。”姐姐说:“爸爸您现在肯定已成为了一位神仙,在仙界快乐地生活着。”我想是的,我们的爸爸是神仙,也是天使。善良的天使到哪里都会被老天善待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您离开我们三周年的日子,这篇小文写于想念您的又一个夜晚。就让清风将这些心底没来得及说的话捎给您,也捎去对您的思念和祝福。在女儿的心里,您从未曾离开,您永远与我们同在!</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写在父亲离开五周年:</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问我今生羡慕什么,我会回答:此生不羡位高权重,不羡金山银山,却羡人到中年父母健在,且均安康……</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问我今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我一定回答是:陪伴爸爸您的时间太少太少……</p><p class="ql-block">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倾尽所有,换您岁月长留……</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您是女儿,我是父亲,让我护您一世周全,不被伤害……</p><p class="ql-block"> 您的离去,让我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所有的亲人都会在天堂相聚……</p><p class="ql-block">您的离去同样教会了我珍惜与坚强,因为我知道,只有好好爱自己,才是让天堂的您放心,这才是真正告慰天堂的您……</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您离开我们五周年的日子,回忆如歌,思念如潮,爱永恒……</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爸爸,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在家人们心里您从未曾离开,您永远与我们同在!</p> <p class="ql-block">一边流着泪一边写下这篇文章,回忆父亲一生的点点滴滴,无数次的泪流满面。对父亲的一生充满了敬仰,更有痛惜,更对父亲的离去不舍、不甘……</p><p class="ql-block"> 此生无愧无悔,唯有对父母的恩情,永远也还不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谨以此文此图,永远缅怀我们慈爱的父亲、外公。您长眠,我永念,愿您安息,亲爱的父亲您永远与家人们同在!💐</b></p> <p class="ql-block">后续的思念 | 那些由父亲人格魅力带来的温暖回响</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去愈久,生前的点滴往事反而愈发清晰地浮上心头。除了那些宏大的叙事,更多是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所散发的微光,这些微光,至今仍在温暖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其一:病房里结下的情谊</p><p class="ql-block">父亲在省中医院住院时,与邻床一位同肝癌抗争了十多年的叔叔一见如故。短短半月,他们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叔叔出院后,他的妻子来医院开药,他还不忘再三叮嘱:“一定要去病房看看虞大哥。”这份病榻前结下的情谊,纯净而珍贵。</p><p class="ql-block">其二:“好人缘”带来的买房缘</p><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和孩子爸爸为了置换房屋而奔波,因为要上班,重任便落在了父母肩上。他们在老房子里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看房人,其中就包括后来买下房子的朱大姐。父母的热诚与善良深深打动了她,她竟开着自己的车,主动带着我的父母满城看房。缘分使然,我们最终买下的、一直居住至今的房子,正是得益于她提供的信息。</p><p class="ql-block">朱大姐对我说:“你的父母真好,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自己的父母。”</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我孩子小学的班主任张老师,只因父亲接送我儿子时与她有过几次交谈,在得知我们换房时,也热情地推荐了她所在的楼盘,并亲自带我父母去参观。她也说:“喜欢你的父母,真想和你们做邻居。”</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面慈心善,热情开朗,尤其父亲总是乐呵呵的,那种平易近人的气场,总能让他迅速赢得陌生人的好感与信任,并将这份善意,转化为照亮我们生活的温暖力量。</p><p class="ql-block">这些往事,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另一笔宝贵财富,他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用他的人格魅力,如此具体而微地改变生活的轨迹,并在身后,为后辈们留下这许多带着温度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今晨忽然又想起一些往事,觉得不吐不快。若是不写出来,想必天堂的父亲也会怪我,而我自己也将时时感到遗憾与内疚。现特此补录于此。</p><p class="ql-block">在写给父亲离去五周年的纪念文章中,我必须向他的三位战友——我应当唤作叔叔和阿姨的长辈,表达真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一位是范叔叔。父亲生病期间,他打电话关心问候。父亲去世后,他立即建群,一一通知并组织父亲老家的战友,共同来送父亲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另一位是邱叔叔。其实他当兵时,父亲已临近转业,严格说来他们交集并不算多。但他依然在父亲病中与离去后,几次来电关心。</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位是吕阿姨。无论是在父亲生前、病中还是身后,她都给予了父亲及我们全家许多实实在在的关心与帮助。</p><p class="ql-block">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所有闻讯而来、深情送别父亲的他的老家战友,那些叔叔们,一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这三位重情重义的长辈,以及所有牵挂父亲的战友们,他们的深情厚谊,我们全家定当永远铭记于心。此前未能及时记录与书写,是我的疏忽。今天特将此段文字补录于此,并已重新写入怀念父亲的文章中。</p><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我一定要郑重感谢叔叔阿姨们的这份厚谊。虽因我的疏忽,这是一份迟到的谢意,恳请叔叔阿姨原谅。但我相信,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任何时候都不算晚。</p><p class="ql-block">在此,也衷心祝愿敬爱的三位叔叔阿姨及父亲所有的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顺遂,阖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五年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爱与教导仍在家族中流淌。今天恰逢侄孙的满月酒,看到新生命茁壮成长,想必是父亲最欣慰看到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我想哀悼与庆贺在同一天发生,不是巧合,这正是生命完整的象征。五周年纪念父亲是向根源致敬,侄孙的满月酒则是向未来举杯——两者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礼赞。</p><p class="ql-block">一代一代生命的轮回,这就是生命的圆满。看到我们的大家庭枝繁叶茂、生生不息,想必也是对父亲一生辛勤哺育家族最好的告慰。</p><p class="ql-block">虽然父亲已离开五年,但他留下的爱仍在生长——生命循环,爱永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