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诵读环节,设计了多种诵读形式。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时,引导学生划分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精读时,鼓励学生带着感情诵读,想象画面。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体会到《山行》中明快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在解读诗句过程中,我将诗句与精心挑选的图片相结合。例如,讲解“远上寒山石径斜”时,展示蜿蜒曲折、伸向远方的山间小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远上”“石径斜”的画面;学习“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对比霜叶与春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霜叶的赞美之情。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降低了学生理解古诗的难度,使他们能更轻松地把握诗句的含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