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我们都觉得很熟悉,而且也能随口一说,谈到出自何处估计大多人不知道是《后汉书》里谁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30年(汉光武六年),关东大体上已经平定了。汉光武又写信给陇右的隗嚣(隗嚣早期在州郡任职,后成为王莽国师刘歆的僚属。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他因有名望被推为上将军,攻克多城。更始二年(公元24年),被封为右将军,后升御史大夫。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入关,他劝更始帝让位未果,欲劫持之但失败,逃回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名震西州。建武三年(公元27年),归附光武帝刘秀后又背叛,依附公孙述。因连年战争失利,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隗嚣被饿死,其军队瓦解,西北被刘秀统一。)和蜀地的公孙述(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汉哀帝时期,公孙述以父公孙仁保任为郎。后来公孙仁为河南都尉,公孙述就补为清水(在今甘肃省清水县)县长。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号龙兴。建武十一年(35年),汉廷乃派兵征讨,被公孙述所拒。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在位十二年。36年,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成家”为东汉所亡。),招他们来归附汉朝,芸享富贵。公孙述决定要三分天下,并未回复汉光武的来信,反倒发兵去进攻南郡(湖北省江陵县)。汉光武想试试隗嚣的反应,是否向着公孙述,就故意调他从天水发兵一同讨伐蜀地。隗嚣回答:“公孙述性子急躁,弄得上下不和。不如等到他恶贯满盈的时候再出兵去征伐。”汉光武明白隗嚣不肯帮助他。他就亲自到长安,吩咐耿弇、盖延他们七个将军率领大军向成都进发。隗嚣心里清楚,一旦这公孙述被消灭了,他也难以站住脚。他急忙调兵去占据了陇山底下沿途的几个城池,又派他的将士向关中进攻。征西大将军冯异(建武六年(30年)平陇之战中刘秀派遣的将领在陇右被隗嚣打败,刘秀派冯异进军枸邑,冯异率军大破行巡,北地诸豪长耿定等人的地都被冯异收归。),征虏将军祭遵等率领军队打败了隗嚣(祭遵为先锋。隗嚣派其将王元拒于陇坻,祭遵进击,破王元军,追到新关。等到诸将到,与隗嚣战,都失败了,引军退陇。刘秀诏令祭遵屯军于汧[qiān],令耿弇屯军于漆,令征西大将军冯异屯军于栒邑,令大司马吴汉等回军长安。自此以后祭遵几次挫败隗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隗嚣面对汉光武率大军进攻为难的时候,接到了马援(马援早年任郡督邮,因私自释放重罪囚犯,逃亡北地。王莽新朝末年被任命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王莽败亡后,避乱凉州,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长居西州。隗嚣叛汉后,马援为光武帝刘秀谋划,并往来游说,离间隗嚣部属。)的信,责备他不该反复无常,劝他及时回头,归附汉朝。这一劝隗嚣更冒火了,他调集人马,准备再进行搏击跟汉军交战。马援要求汉光武派他劝说隗嚣的部下。汉光武就给他五千骑兵,马援带着这五千骑兵,在隗嚣的部将们之间来往游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32年(建武八年),汉光武带着马援、吴汉他们亲伐隗嚣。他问马援怎么办?马援说:“隗嚣的军队不是一条心,只要皇上进兵,他们非败不可。”马援随手拿米一撮一撮地堆成山谷的形势,并指明行军的道路。汉光武仔细一看,记于心里。正好凉州牧窦融(王莽政权崩溃后,窦融率部向更始帝投诚,任巨鹿(今河北平乡)太守。后被改派为张掖都尉,避居河西。窦氏家族常年经营河西,在河西一带素有影响力。光武帝刘秀称帝后,任命窦融为凉州牧,并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即窦融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将打破均势,使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这便是“举足轻重”这一典故的由来。)也率五个郡的太守和小月氏(ru,zhi)的兵马来与汉光武的兵马会齐。合起好几万骑兵和步兵,加上五千多辆辎车。隗嚣将士们一看,还打个什么呀。陇右投降的大将十三个,县城十六个,士兵十几万。隗嚣带上妻子逃到西城(甘肃省天水县南)。公孙述的救兵逃到上邽(甘肃省天水西南),汉光武再一次写信给隗嚣,可保你父子相会。隗嚣此时连儿子也不要了,汉朝就扡隗嚣那个作抵押儿子隗恂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在西路大军攻打西城和上邽的时候,远在洛阳的颖川又乱了起来,河东(郡名洛阳西北五百里)的士兵也叛乱了,连京都的洛阳也产生了波动。汉光武接到消息,马上离开上邽,日夜兼程,在路上他先写信给岑彭(岑彭早期在王莽末年担任地方长官,后来投降刘秀,参与平定各地叛乱。他曾跟随朱鲔平定淮阳,升任颍川太守,随后归附刘秀后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负责督察各营并随军平定河北。建武期间,岑彭多次率军攻打叛将公孙述,取得多次战功,然而在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发动对西蜀的进攻时,被公孙述派遣刺客暗杀而死,被追封为舞阴侯,并获谥号“壮侯”。) 汉光武他信上(给岑彭)说:</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那两个城(指西城和上邽)要是打下来,你们就带领兵马往南去征伐蜀地。人的毛病就在于不知足,我的毛病也在于得陇望蜀。每发一回兵,我的头发和胡须总是白了一些。可是不这么干,天下又怎么能够统一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颖川动乱平定以后,其他几个地方的波动也随之安定下来。第二年(公元33年,汉光武九年),隗嚣闷闷不乐地害病死了。他的部下立他儿子隗纯为王,继续抵抗汉兵。又过了一年,因战乱粮资无法到位,隗纯投降了。这算是得了陇右,而望蜀一举是在公元36年(汉光武十二年),大司马舞阳侯吴汉进成都,大破蜀兵,献城降了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