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流亡

甘肃省张志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赤眉军起义后,逐渐声势浩大,入安长城不过二十几天,城里人和赤眉军的士兵,把粮食铺子里的粮食抢得一干二净。这一局面如果继续下去,长安的混乱,将更加不可收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赤眉军何去何从还能发展下去吗?邓禹的军队驻扎在枸邑(旬邑),首先扼制了赤眉军北上的道路。洛阳已经建都,做了汉光武大本营。(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至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昆阳之战以少胜多击败王莽42万大军,30岁称帝建立东汉,57岁驾崩,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度田屯田、倡导儒学,开创"光武中兴"。)牵制住了赤眉军东归的可能。汉中王刘嘉(和汉光武帝平辈,更始封他为汉中王)仗着自己雄厚的兵力,割据于汉中,阻止赤眉军向南的发展。东、南、北全是不可攻破的坚垒,似乎留给赤眉军要生存只有往西的一条缺口了。公元25年(建武二年,汉光武帝即位第2年)正月,樊崇带上几十万大军,号称一百万,向西流亡,他们不打算夺取城邑,最要紧的是得有粮食。他们赶到了安定、北地。才发现这两地跟长安也差不了多少,粮食和牲口早被邓禹的军队搜刮干净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地和安定粮食不多,眼前的问题还是没法供给十几万大军的粮食。赤眉军只好再往西行走,没想到却碰上了割据天的隗嚣这个地头蛇。赤眉军大了败仗,死伤了不少人马。樊崇只能避开天水这一头,往西北逃去。谁也无法料到,他们在须谷中(陕西省陇县西北)正赶上了一场暴风雪,冻死了不少人。往西走,求生之路看来成绝地,只好又往东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年九月,樊崇领的赤眉军回到了长安城外,才知道邓禹的军队占据。一来城里被邓禹的兵马守着,二来城里已经十室九空。为了求生之路,他们就开始刨坟挖墓,寻找汉朝历代皇帝、皇后、妃子坟墓,挖金银、珠宝、玉器什么。邓禹一听到赤眉军干起了这事,立马发兵去攻打。想不到这一仗邓禹部队惨败,一部分人马想去跟赤眉军再决胜负。到了云阳(陕西淳化西北),赤眉军追了上接。这回又是大败,慌恾中只好退往高陵。邓禹军中粮草不够,只好向汉光武帝求救兵增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27年(建武三年)一月,樊崇带着另一队十几万人往东向宜阳方向过去。冯异派快骑给汉光武帝报告。汉光武帝亲率大军到了宜阳,耿弇截击赤眉军,加上新安的队伍也赶上来。三路大军围困住赤眉军,樊崇只好派刘恭去向汉光武帝求和。十多万赤眉军将土儿郎卸甲缴兵器于宜阳西门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汉光武帝带着樊崇他们来到了洛阳,給他们田地房屋,让各自回去和妻儿一起生活。(樊崇和逢安是赤眉军主要首领,十多万赤眉还是心念着他们。)没过几个月,就拿谋反的罪名把他们杀了。推翻新朝统治的绿林和赤眉两支最大的农民起义军,到此都被汉光武帝消灭了。</span></p>